AI医疗近期持续火热!
美股市场上AI医疗概念股持续走强,而近期这股风也吹到了港股市场上。高盛甚至推出了中国AI医疗指数。其中
港股包括 晶泰控股-P (02228.HK) 、 阿里健康 (00241.HK) 、 京东健康 (06618.HK) 、 平安好医生 (01833.HK) 、 医渡科技 (02158.HK) 、 微创机器人-B (02252.HK) 、 固生堂 (02273.HK) 、 医脉通 (02192.HK) 。
从图中可以看出,2月以来医脉通累涨超69%, 晶泰控股累涨超60%,阿里健康、医渡科技涨近60%。
A股包括 卫宁健康 (300253.SZ) 、 联影医疗 (688271.SH) 、 东软集团 (600718.SH) 、 迪安诊断 (300244.SZ) 、 XD金域医 (603882.SH) 、 华大基因 (300676.SZ)、 万东医疗 (600055.SH) 。

从相关港股来看,
晶泰科技,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13.17%
“国产AI制药第一股”——晶泰科技,是基于量子物理、以AI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研发平台。该公司核心优势为全球领先的算法、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库。
公司主要商业模式包括:
1)药物发现研发服务:客户提供靶点,公司帮客推进至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收费包括药物发现服务费用+临床阶段里程碑付费+上市后销售分成;
2)自动化合成实验服务:客户委托晶泰做化学合成服务, 晶泰利用机器人来做交付;
3)固态研究服务:客户委托晶泰利用AI的方法预测药物分子的最稳定晶型,这也是晶泰最起家的业务;
4)AI+ 自动化解决方案: 晶泰为客户定制化提供AI+机器人设备解决方案,fee for product+后期维护收费,例如广中医药大学项目以及中石化上海实验室项目,晶泰为客户提供AI模型+自动化工站的整体解决方案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晶泰科技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将重点聚焦于AI分子设计和自动化化学合成两大前沿领域。
阿里健康,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9.78%
阿里健康主要定位是综合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依托阿里巴巴生态构建“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AI 应用上如下:
智能问诊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患者的症状描述,提供初步的诊断建议和就医指导,提高问诊效率。
药品智能推荐: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历史等信息,为患者推荐合适的药品,并提供药品的功效、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
里昂指,阿里健康可利用母公司阿里行业领先的基础大模型,推动其医药电商业务发展。
京东健康,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6.49%
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也是医疗产业链数字化改造的领跑者,致力于打造以医药及健康产品供应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AI 应用上如下:
智能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历史和药品说明书等信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健康风险评估:利用 AI 技术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风险评估报告,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健康联合DeepSeek推出的AI健康助手,已实现慢病管理与术后康复的智能化跟踪。
平安好医生,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6.4%
在综合医疗平台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平安好医生利用AI切出“7×24小时家庭医生”差异化服务优势。它打破传统医疗机构的时间限制,做到全天无休,让用户不管何时都能获得医疗咨询服务。AI 应用上如下:
智能健康助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用户进行交互,解答用户的健康问题,提供健康建议和生活方式指导。
医疗资源智能匹配: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病情需求等信息,利用 AI 算法为用户匹配最合适的医生、医院和医疗服务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平安好医生已完成DeepSeek部署及部分场景应用验证,通过将DeepSeek的先进AI技术与平安健康原有的AI系统相结合,有助于平台提供更加精准的健康咨询和疾病诊断服务,并有望在医疗数据分析和患者管理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医渡科技,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4.3%
据民生证券,医渡科技,是中国AI医疗变革驱动者,自成立之初即专注于医疗智能开发与应用。
作为中国医疗智能行业的头部企业,医渡科技以自主研发的“医学智能大脑”YiduCore串联多场景应用。

2025年2月6日,医渡科技宣布,已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公司自主研发的"AI医疗大脑"YiduCore,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创新实践。
YiduCore对DeepSeek的接入,提升了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使得生成更加精准的疾病洞察,有效打通数据与场景之间的壁垒,为研究、诊疗及公共健康三大类场景提供强有力的智能化支持,同时助力医疗服务降低成本,提升医疗行业供给端的效率,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能力。
截至2024年9月30日,YiduCore已经累计处理和分析了超55亿份经授权的医疗记录,医院网络覆盖超过2800家,疾病知识图谱已基本涵盖所有已知疾病。
微创机器人,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4.11%
微创机器人主要专注于手术器械开发,主营业务为创新手术机器人的设计、研发与商业化。产品包含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和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内窥镜、骨科、泛血管、自然腔、经皮穿刺等微创手术领域,还提供手术机器人Medbot的教育培训服务。
固生堂,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1.18%
固生堂是一家专注于中医医疗服务的连锁机构。此前,“中医医疗服务的第一股”固生堂宣布正式接入DeepSeek,成为行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而此次,固生堂接入 DeepSeek 为“中医+AI”探索智能化诊疗、个性化服务与高效化管理做出的新尝试。
医脉通,在高盛AI医疗指数权重占比0.53%
医脉通主要运营在线专业医师平台。该公司运营三个业务部门,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部门包括精准营销解决方案及企业解决方案。
医脉通自主研发的医学垂直领域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该大模型基于深度学习Transformer框架,融合NLP、CV及多模态等前沿技术,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医学数据资源,有效解决了通用大模型常见的“幻觉”问题,确保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医脉通还与Azure OpenAI合作,通过Azure接入ChatGPT,成为首批Azure OpenAI服务落地的企业之一,进一步加强数智化能力,特别是在提升平台内容生产效率和用户智能交互等方面。
机构怎么看?
国信证券认为,医疗保健板块是AI的最大应用领域之一。数据显示,医疗保健板块AI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553亿美元,CAGR为35.5%。

AI+药物研发方面,与传统人工方法相比,AI的方法在药物发现方面的效率显著提升。基于AI的方法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时间、成本和成功率优势,能够大幅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效果。

而国金证券表示,AI相关医药标的热度持续提升。随着AI医疗的崛起和产业快速跟进,2025年医药投资迎来重大变局,建议重点把握创新成长赛道,“AI+医药”和创新药两大增长板块将是2025年医药投资的最重要战场。与此同时,医药板块在2025一季报后的业绩复苏和困境反转也值得一定关注。
编辑/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