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2月21日
徐汇,是不是上海最猛的市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徐汇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拆迁风暴,2025年预算高达1402亿元,位居全市前列。徐汇区大手笔的拆迁改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片区式的改造模式。这种力度为徐汇区带来了大量土地储备,预计将成为市区豪宅供应量最多的区域。同时,徐汇区在城市基建和产业迭代方面也表现出色,GDP跃居中心城区第一,正经历住宅、商业、产业、交通、市政的全维升级,悄然崛起为“市区一哥”。

💰 **拆迁预算领跑全市**: 徐汇区2025年征地拆迁预算高达430亿元,接近黄浦、虹口、杨浦三区总和,且是去年预算的2倍,力度空前。

🏘️ **大手笔豪宅供应**: 大规模拆迁将带来至少3000套豪宅供应,使徐汇区成为市区豪宅供应量最多的区域,尤其以徐汇滨江段最为集中。

🚀 **产城融合遥遥领先**: 徐汇区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投入巨大,拥有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产值超过千亿,产城融合发展领先。

🚄 **交通枢纽地位升级**: 上海南站升级为高铁站,使徐汇区成为拥有超级交通枢纽的市区,加上机场联络线,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

都知道去年是上海旧改大年,但今年这股拆迁风暴不仅没停,还有点越刮越猛的意思。

年后上海各区陆续公布了2025年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预算(不含崇明、金山),合计超过1402亿元。已经成近三年最高水平了。

之前跟各位讨论过接下来两三年,关于“两旧一村”的目标上海来到了关键节点期。也就是说今年开始,上海旧改又来到了一个新阶段。

大势之下,有个区的存在感格外强烈。没错,依然是徐汇。

去年作为拆迁大户徐汇就冲到了上海前列,今年更夸张了,直接领跑全市。2个数据特别醒目:

第一个,430亿。

这是今年徐汇给出的征地拆迁预算,快赶上黄浦、虹口、杨浦三区的总和了。上海全年也才1400多亿,一个徐汇独占了三分之一。

第二个,今年拿出的是2倍预算。

去年预算是233亿多,今年预算直接提了近一倍。对比2023年,更是到了4倍。

这么多预算、这么大动作,决心和野心同时摆到了明面上,看起来,徐汇要把黄浦大哥挤下巅峰自己当榜一了。

不过,为什么今年的徐汇比去年还猛?现在7个市区,徐汇又能否真正成为那个最厉害的区呢?

除了这轮拆迁的高调,从这个市区新贵身上挖出来的答案,真挺让我震惊的。

01

徐汇开启市区最大力度拆迁

整个中心城区来看,目前其他市区都是零星旧改。

比如黄浦越拆越精细,这两年最大头的一个老西门旧改项目,占地也才10万㎡。至于旧改大户的虹口,因为老棚户区密集加上各方压力,也一直是零星旧改为主。

相比之下徐汇就没这些顾虑了——这个区很新,空间充足、势头正盛。

所以各位可以看到这两年徐汇的拆迁动作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大手笔。

不仅是市区最大规模。目前徐汇2025年的土地储备计划还没出,但随手统计出来的就有这么多。

2月还没过完,已经9个村子明确上桌吃饭了。

参考去年的103幅,可想而知今年会是怎样的天量土地。尤其今年首个旧改项目,张家弄片区,已经是黄金地段里的百年老弄堂了,右手霞飞苑,北边两步到Iapm环贸,地段天赋直接拉满了,动迁评估价也来到了84397元/㎡,实际叠加补偿和奖励,范围在10-15万/㎡不等。

这么高的奖励之下,1月下旬张家弄片区顺利全员签约,成功启动了拆迁。

图源:上海徐汇

上海体育馆旁边的天钥新村。六期直接原拆原建,按规划原来的9幢旧楼会变身成3栋高层、1栋多层的电梯房,还会加盖地下车库,老小区停车难问题再也不用发愁了。

除此之外,还有日晖六村、枫林新村、东安五村、襄阳南路452弄...也都在加速,包括今年徐汇又把漕宝路和龙吴路沿线的收储工作提上日程。

今年预计会有更多的拆迁项目逐渐问世。

除了数量上的多,徐汇拆迁工作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喜欢片区式的拆迁改造,很多单个项目的体量都不小。

去年的东安一二村拆了6000多户就先不提了,就说今年,2个月内上千户的旧改项目已经有2个。

东安旁边的江南新村,涉及的居住房屋1187张证,以及张家弄片区1185 证, 征收面积达到61738㎡。

再加上天钥新村、日晖六村等,仅仅4个项目加起来,就已经超过3000户了。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仅供参考

单独看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我拿虹口对比了下,2025年虹口计划的14个零星旧改地块,加起来3000余户。

注意,是全年一共14个项目。而徐汇目前的体量,还不到2个月,4个项目而已。

这么看起来,是不是徐汇的大手笔就很清晰了。所以开头430亿的预算,还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

02

这种大手笔也奠定了未来徐汇的一手豪宅格局

有一个惊人数字,至少3000套豪宅。也就是说,未来两三年内,徐汇大概率可以稳坐市区豪宅圈的头把交椅了。

2025年的拆迁计划依然在为新房市场做储备。那么有2个市场风向,就非常明显了:

第一个,徐汇将成为市区豪宅供应量最多的区域。

我随手统计了下,未来全区已经有10个以上顶流项目会成为豪宅预备军。

尤其徐汇滨江段,肉眼可见标点非常密集。也是未来富豪们重点关注的核心地带。

最近流量最大的东安新村,1月底官方已经放出了规划方案。按照徐汇规资局公示,这里未来的身份是世界级滨水综合体:东安健康科技城。

内有三块纯宅地,加起来约38.82万㎡的全新住宅空间,就在黄色部分。

图源:徐汇规资局

这个体量会给市场带来多少供应?

我粗略算了下,按平均主力大平层150㎡来算吧,也差不多有2500套房源集中呈现。如果有中小套数限制,实际供应不会低于3000套。

周边还有绿城徐汇滨江项目,这次预计120套不低于270㎡的纯大平层入市。

再加上江南新村和日晖六村也准备拆了,又会新增一波供应。也就是说单这个片区,就已经3000多套豪宅起步了。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第二,如今的徐汇已经是妥妥的地王专业户。

最典型的就是东安一二村,周边狼环虎伺,个个不简单,附近1公里是绿城徐汇滨江,去年全国单价地王,拿地价就超过13万/㎡。2公里是宸嘉龙华地块,全国第二的单价地王,楼板价12.6万/㎡。

什么概念?全国前二的高价值土地,都集中在了徐汇,包括总价维度上,附近的香港置地启元拿地总价300亿,也是当年的全国地王。而东安一二村,大概率会成为超越这3座高峰的存在。

目前东安一二村的拆迁成本已接近500亿。毫无疑问的下一个全国地王,而且是史上最高。

这些顶级王者,全部被徐汇一个区集齐了,可见土 地价值的含金量。

徐汇还有大面积成片开发的核心土地,这也是其他市区完全不具备的。包括张家弄片区,出生即在“梧桐区”,也是显贵级别的衡复风貌保护区。

从上海市规划馆的模型及网传效果图来看,大概率会是高层+风貌别墅的组合。这可是豪宅中的豪宅啊,按去年风貌别墅行情来看,基本亿级起步。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所以除了包揽地王,未来房价上徐汇也有可能冲破天花板,直接carry上海楼市。

03

不止如此,徐汇的其他方面其实也是市区最猛

你会发现这里总是城市变化最快最明显的那个。

拿最典型的城市基建来说,去年底上海南站升级为高铁站,预计日均客流达到5万人次。徐汇也因此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

不要小看这次高铁升级,如今的徐汇已经是一个坐拥超级枢纽的市区了。这一点也是领先其他市区的很大优势,再加上还有机场联络线的如虎添翼。

图源:上海发布

目前从地图上看,景洪路站就位于徐汇区和闵行区交界处,出行很方便。

根据南站支线规划方案,未来和机场联络线的三林站打通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候,徐汇又是下一个高度了。

其次就是产业迭代的速度,快得无法想象。

之前跟各位分享过一个“千亿”话题,就是上海国资发起的三大先导产业基金。

想不到的是,这条千亿赛道,徐汇一个区独占了600亿,这支基金背后,就是徐汇举全区之力投入的人工智能产业。

目前整个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家,产值超过千亿。

如今的徐汇,在产城融合这条路上已经遥遥领先了。

徐汇“一带六区”产城空间,图源:上海徐汇

漕河泾宝刀未老,西岸蓄势待发。互联网龙头企业有阿里巴巴、网易,要真金白银有,要流量人气也从来不缺。

尽管实力摆在这儿,但徐汇在招商态度上依然亲切,今年还会拿出50亿元专项资金来优化营商环境。只能说不仅卷,还懂得卷对地方。

除了硬实力,徐汇的软实力也相当拿得出手。

比如以前滨江带只是用来散步的。如今西岸梦中心的出现,也扛起了徐汇滨江的商业大旗。

图源:西岸梦中心@田方方

加上西岸特有的艺术氛围,已经成了年轻人的周末圣地。新商业不断出现,但旧商业也没有被放弃,尤其老牌商圈徐家汇的太平洋百货、六百。

上周2025重大项目白皮书里,已经可以看到它们未来的新面貌。而且速度很快,3月份马上就要开工了。

图源:上海徐汇

这就是徐汇一直以来的城市特性,新老之间会有一个很好的平衡。

有古典氛围的历史街区,也有年轻活力的潮流生活,连老菜市场都能新潮到和Prada联名,兼具生活和小资一体,也难怪1月开始,GUCCI、BOTTEGA VENETA这些奢侈品牌,会陆续撤出静安和黄浦,迁入了徐汇。

说明徐汇的消费力确实已经跻身全市前排了。

这么系统地看,如今的徐汇正在进行一场住宅、商业、产业、交通、市政的全维升级,华丽变身这个词,放在徐汇身上可能再合适不过了。

04

徐汇,已经悄悄变成了“市区一哥”?

这个问号背后,答案已经不难猜了。毕竟全方位的更新速度之下,肯定是需要一定底气支撑的。

去年,徐汇GDP总值市区第一。

官方数据上,徐汇地区生产总值3931.2亿元,总量跃居中心城区第一,就连财政收入增速,也是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2.37%,更是全市唯一两位数增长的区。

我看了下过去几年徐汇的GDP情况,发现如今的一哥地位,得来不易。

2017年徐汇GDP全市排名第七,市区排第四。

8年过去,如今的徐汇已经稳坐全市第三,市区第一的位置。

别看只前进了三个身位,但对打的可是黄浦、静安这种宗师级别的强者,而且还赢得很干脆。

包括另一个最直观的维度,房价。

我从后台拉了2组数据,对比非常明显。2019年后的5年内,上海滨江地段涨幅六成以上的,只有黄浦滨江和徐汇滨江。

徐汇滨江5年涨幅达到62%,仅次于黄浦滨江的65%,领先其他滨江段。

更夸张的是,这两年上海滨江二手房价陆续下滑。但去年和之前的高点相比,有且只有一个徐汇滨江是正数值。

数据来源:兔博士

数据是最直观的,徐汇滨江明晃晃的资产保值属性已经藏不住了。

这组数据背后,就是徐汇多年厚积薄发下的实力和底气,也是被市场和所有人公认的未来。

王座之上的徐汇,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作者:余奔雷,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徐汇区 旧改拆迁 豪宅市场 人工智能产业 城市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