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02月20日
大行齊齊唱好!小米欲攜汽車和AI業務打開長期成長空間,萬億市值或將只是開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小米集团股价突破50港元,创历史新高,这得益于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成功落地。小米以手机业务为基础,拓展至AIoT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SU7车型成为市场爆款,推动股价上涨。手机业务稳健增长,高端化战略深化,小米15系列备受期待,AIGC技术加持提升竞争力。汽车业务方面,SU7系列表现出色,YU7预计于2025年上市,小米积极扩充产能。同时,小米在AI领域持续投入,有望在端侧AI蓬勃发展的未来占据领先地位。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也在稳步发展,海外市场布局值得期待。整体来看,市场对小米的后续发展持乐观态度。

📱手机业务:小米手机业务作为基本盘,业绩随市场复苏回暖,高端化战略深化。小米15 Ultra将AIGC技术应用于计算摄影,提升用户体验。市场预计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持续增长。

🚗汽车业务:小米SU7系列智能电动汽车以独特设计和卓越性能引起市场关注,已连续数月位列新势力轿车销量第一。第二款车型YU7预计2025年上市,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小米汽车积极扩充产能,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台。

💡AI能力:小米持续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成立大模型团队,并引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开发者。预计2024年和2025年研发费用将分别达到240亿元和300亿元,聚焦于A1、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研发。雷军表示将把AI技术落地到各个终端产品上。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小米IoT产品布局广泛,线上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为扩大成长空间,小米计划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将以东南亚国家为起点,在全球推广家用电器产品。家电产品补贴政策有望带动大家电产品销售。

今日,小米集团-W (01810.HK)一度升近3%,股价更是突破50港元关口位,最高达50.9港元,再创历史新高;小米集团实现了自2023年以来,累升超350%的喜人涨势。

市场分析指出,小米当前股价强势上扬,背后得益于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成功落地。基于“万物互联”的设想,小米基于手机业务基本盘,持续推出多款AIoT产品,并于2024年拓展至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车SU7迅速成为市场爆款,助推股价火箭上涨。

具体来看,

当前,手机业务作为小米的基本盘,整体业绩已随市场复苏而回暖。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单季度智能手机收入约475亿元,同比增长14%,这已是小米集团 2023年第四季度起,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智能手机单季度收入同比正增长。

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小米以13.6%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手机品牌的第三把交椅。

根据Canalys,4Q24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至4270万台,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至1220万台,中金判断主要系小米15等新机表现亮眼。考虑新机发布带动,预计ASP(平均销售价格)同比提升6.1%至1,158元。综合出货量及ASP,预计4Q24手机收入同比增长12.0%至495.6亿元;考虑存储价格趋缓,预计4Q24手机毛利率为12.0%。

小米15 Ultra还将AIGC技术首次应用在计算摄影领域,支持AI超级变焦,以AI超清技术,确保用户所见即所得。

星展则进一步预测分析,随着小米高端化方法论的逐步迭代,高端化产品力不断提升,小米15系列的出货量将比小米14系列高出30%,使小米在2025年AI驱动的手机更换周期中占据有利地位。此外,去年及今年小米高端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预计分别增长34%及19%,较市场预期高出2%及6%。预计小米2025年盈利增幅达65%,今明两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3.4%及15.3%。

当前,小米SU7系列智能电动汽车以独特的家族设计特征、2.78秒零百加速(Max车型)、700km(标准车型)超长续航以及良好的手机、智能设备与车的互联生态已在新能源车领域引起不俗反响,已连续5个月位列新势力轿车销量第一。并且,其第二款新能源汽车YU7预计将于2025年上市,预计将成为市场的下一爆款车型。

新车交付数据上,2025年1月,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台。目前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达30万台。小米汽车表示,新的一年将持续扩充产能。

花旗发布研报称,在产量提升下,该行对小米能超越今年30万辆的交付目标保持信心,预计小米全年交付量为32.5万辆。

中金分析认为,随着小米对于汽车产品线的丰富,有望更好地覆盖更多消费群体,带动汽车销量增长。预计4Q24小米汽车交付量约7万台左右,对应收入174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至19.8%。展望2025年,随着SU7 Ultra后续开始销售及YU7计划于年中正式上市,看好公司汽车订单及交付量持续增长。

此外,1月中下旬澎湃OS 2“超级小爱”已向正式版用户开放,预计小米将凭借“人车家”全生态的闭环模式,在端侧AI蓬勃发展的未来发挥平台+硬件+软件生态+用户的生态价值和入口地位。

同时,据第一财经报道,12月20日,DeepSeek开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关键开发者之一罗福莉将加入小米,或供职于小米AI实验室,领导小米大模型团队。

小米大模型团队在成立时已有6500张GPU资源;研发投入方面,在去年12月举行的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预计2024年小米研发费用将达到240亿元,2025年更是将攀升至300亿元,主要聚焦于A1、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的研发。

并且,2月17日,在结束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将下决心把AI技术落地到各个终端产品上,引发市场遐想;预计随着人工智能商品化的趋势,相信小米将成为尖端AI的主要受惠者。

雷军曾表示,在A|团队建设方面,小米自2016年组建A|团队以来,到2023年4月第一时间成立专职大模型团队,经过多次扩展,小米A1团队相关人员规模已达3000多人,逐步建立了视觉、语音、声学、知识图谱、NLP、机器学习、多模态等Al技术能力。

小米的IoT产品布局广泛,覆盖可穿戴、平板/PC相关、大家电、各类小家电等;但主要在手机周边产品中相对更具优势,其中,以可穿戴、平板等领域实现出货量全球领先;在传统家电市场中,小米份额相较头部企业仍有差距,更多是在线上销量份额居前。

国海证券认为,小米为扩大成长空间,正计划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预计部分产品将于2025年销往东南亚市场。

小米将以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为起点,在全球推广家用电器产品:预计2025年将在全球市场大幅扩展其物联网产品线,比如推出小米空调、小米冰箱、小米洗衣机等多种家电产品,将率先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进行家电产品的扩张。

中金分析预测,考虑家电等产品补贴政策带动大家电产品销售,预计4Q24 IoT收入同比增长48.7%至302.5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至20.7%,主要系高毛利单品占比提升带动。

小米互联网收入主要依靠手机、电视等硬件所带来的广告、游戏等收入。互联网作为小米利润的主要来源,受益于全球月活跃用户量的提升,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业务收入均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

2024Q1-3,小米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7%,毛利率达到76.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主要系广告业务收入占比增加及广告业务毛利率增加所致。小米用户规模稳健增长,全球及中国的月活跃用户数创历史新高。

中金分析认为,考虑中国市场出货量提升带动广告收入增长,预计4Q24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16.7%至91.92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至75.8%,基本保持稳定。

大行一致预期看好!

据富途牛牛数据,当前市场31位分析师评级中,有87.1%的分析师给出“强力推荐”评级,剩余12.9%的分析师给出“买入”评级。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对于小米的后续发展表示出一致看好的预期,特别是对于当前SU7/YU7新车前景的看好,叠加对于小米AI能力的期待,同时,雷军总个人魅力的带动下,公司手机、IoT产品的发展,有望推动小米在2025年持续成长。

其中,据最新大行分析评级,星展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将目标价上调至52港元,该行称小米集团不断增强人工智能能力,期望借助AI提升智能手机和物联网产品竞争力,进而超越其他安卓竞争对手。

美银证券进一步重申小米集团“买入”评级,也将目标价上调至52港元,该行在实地考察小米北京汽车 (01958.HK)工厂后,对小米在电动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更具信心,认为其凭借消费电子产品知识、设计能力建立了强劲品牌形象,且产能迅速提升,预期盈利将可持续增长,带动估值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里昂证券将小米目标价上调至56.5港元,且评级至“确信跑赢大市”,该行认为小米去年第四季业绩靓丽,预计去年第四季总收入同比升44%至105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纯利同比升34%至66亿元人民币。

想进场但择时难?「月供专区」功能帮到你,定时定额入市,把握投资机会!市场>港股>点击「月供股票」>「创建月供」>设置月供计划!

编辑/ping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米集团 新能源汽车 AIoT 智能手机 生态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