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万达电影股价重挫10.02%,这次跌停的原因,主要来自公司前一天公布的第二大股东莘县融智的减持计划。
公告显示,东莘县融智拟在未来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335.34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3%。
而值得注意的是,东莘县融智的实控人其实就是王健林,也就是说,王健林打算大幅减持套现。
按照万达电影2月14日的收盘价13.27元/股计算,此次减持将套现约8.4亿元。
01
万达电影的股价暴跌背后,显然还是整个万达商业帝国的债务危机。
根据天眼查最新数据,2025年开年以来,王健林已遭遇五轮股权冻结,累计金额逼近60亿元,可谓是被“暴击”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25年2月6日,某公司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的19.5亿元财产保全案,直接导致王健林在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的7702.8万股权被冻结。
要知道,大连合兴由王健林持股98%、王思聪持股2%,实为万达商业版图的一大核心。天眼查数据显示,大连合兴直接控制191家成员企业,业务覆盖文旅、地产、酒店、金融、影视等核心领域。
而在此次股权冻结前一个月,王健林曾将这些股权出质给万达系内部的珠海万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试图通过内部资产重组缓解债务压力。然而,当债权人通过仲裁程序将质押股权转为冻结资产,这种自救方案也随之失效。
与此同时,万达其他核心资产也未能幸免。据统计,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1亿元股权、大连万达集团在珠海横琴稳驰的8.1亿股权、万达体育有限公司5000万元股权已相继被冻结。
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冻结潮,正在动摇万达商业帝国的根基。
面对危机,王健林开启了新一轮资产处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25年1月,万达商管就对外移除了13家万达广场。其中,武威、铜陵、宣城、四平、安阳五家由新华人寿控股的坤华股权投资接盘,泉州城东万达由复星集团收购,攀枝花万达则转让给深圳亿达物业。
这种资产变现模式延续了万达近年来的"轻资产"转型路线。据媒体报道,近两年万达已累计出售30座广场,换取超100亿元现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接盘方坤华实际上是新华保险(持股99.9%),其14笔对外投资全部指向万达广场,累计投资额超68亿元。也就是说,险资其实在疯狂抄底万达。
02
2015年的《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显示,王健林以300亿美元身家位居榜首,这也是他的财富巅峰。然而到2024年,同一榜单显示其财富已缩水至42亿美元,降至第92位,十年间累计蒸发258亿美元。
这种断崖式下跌,不仅是个人财富的缩水,更折射出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终结。
回过头来看,2017年才是万达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那一年,随着万达集团六个海外项目突遭叫停,王健林被迫通过出售76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换取670亿续命资金。此后,AMC院线37.7%股权在2021年经过234天清仓,套现14.76亿美元。
到2024年4月,万达电影控制权以21.55亿元转让给上海儒意,标志着万达开始进入全面的商业帝国收缩期。
回望2016年,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七层的鎏金吊灯下,王健林曾对着镜头喊出"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的豪言。那时的他以2150亿元身家三度登顶胡润榜首,万达广场在全国疯长,AMC影院横扫北美市场,马德里竞技更衣室里还挂着万达队徽。
然而,当股权冻结的警报此起彼伏,当核心资产不断易主,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正在经历其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时刻。
有意思的是,在2024年11月15日,有游客在海拔3240米的鸡足山金顶寺偶然拍到王健林虔诚祈愿的画面。然而,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商业大亨,似乎未能借此躲过2025年开年的凛冬。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中,当"冻结"成为关键词,当"卖广场"沦为常态,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业帝国,能否在资本寒潮中找到新的出路,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然先声Lite”,作者:周玲,编辑:袁野,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