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02月20日
如何在大厂掘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针对在大厂工作感到迷茫的年轻人,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建议。作者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在大厂和创业公司之间转换是常见的职业路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文章强调,个人努力需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关注企业和自身年龄的匹配度。同时,建议在大厂学习管理机制,提升自身价值,将自己视为“企业家”而非“打工人”,主动沟通,承担责任。通过换位思考,以不同视角看待工作,能发现更多潜能,从而在大厂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机会。

🏢 **大厂与创业公司转换的职业路径:** 很多人会在大厂和创业公司之间转换,大厂提供平稳的职业平台,而创业公司则提供突破的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至关重要,尤其要关注自身年龄和企业发展阶段的匹配度。

🌱 **在大厂学习管理机制:** 除了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观察和学习大厂的管理机制,这对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公司文件、与上级沟通,了解大厂如何适配业务规模、吸引和管理人才。

🚀 **将自己视为“企业家”:** 不要把自己仅仅看作“打工人”,而是要以“企业家”的视角看待工作,主动沟通,承担责任。这种转变能让你更积极地投入工作,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 **换位思考,多重角色定位:** 尝试从“直接主管”、“部门负责人”、“事业部负责人”甚至“企业CEO”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将带来全新的视角,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这种思维模式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工作,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2-20 07:03 上海

只要换种视角看待你所在的「大厂」,也能从中收获更多东西,发现自己的更多潜能。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匿名用户@辉哥奇谭知识星球,提问:

辉哥您好,我是一个今年30岁,工作快9年的纠结年轻人。

在毕业的时候,在一个国企,做实体数字化转型,当时不想在这种体制下过一辈子,想做大数据方向工作。

在几年前,去了国内头部的数据创业公司,绩效都是S,晋升极快,也在这里有非常大的成长,从一个产品经理,转型成可以做售前方案交付的多面手。而且也沉淀了很多行业前沿方法论。去年感觉当时做的事情,对我有一些瓶颈,在思考,到底什么数据,或者数据如何应用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我们当时的精细化运营手段在大背景下给企业带来的增量太有限了。怀着这样一份好奇和不甘,还有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去年离职去了大厂。

大厂的工作更琐碎和底层,就像几年前做的一样,更多是把以前的沉淀对外输出,自己的专业性沉淀反而不多,成长速率更难跟之前相比。现在很担心再这样呆着,就成了又贵又不好用的人,未来在市场上竞争力就很弱了。

所以,现在还是有一颗想要去创业公司折腾的心。

想请教辉哥的是,我这种急于有挑战和突破的心态,在我这个年纪是不是合适的。更长期来看,现在应该何去何从。

关于你所谈到的职业发展之路,我讲讲自己的想法。

第一、其实我和你的职业路径有一些相似之处,即一直在「大厂」和「初创公司」之间转换。去大厂,是为了更平稳、健康的职业平台;去创业公司,是不甘于平凡,希望能有所突破,甚至是改变命运。过去五六年的好运在于,当初加入的创业公司把规模做起来了,正在发展为一个「大厂」。

第二、像你这的人,职业道路一般都会越走越宽,而不是越走越窄。因为你敏感、求上进,不甘于平庸。所以长期来看,不用太悲观,也不用太担心。当然,看当下,有焦虑,有危机感很正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其实是人生常态,只要把焦虑和危机感保持在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水平,它对你的人生就是好事。

第三、个人努力最重要的是能选到既适合自己、又有发展潜力的平台。谈及个人职业,一般都会被所在的企业平台所定义,同时被其制约。所以如果你在职业上求上进,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持续选择正确的企业,跟着它一起发展。如果企业的发展遇到不可逾越的限制,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早一点换一个更有前途的平台,而不是在这个平台上唉声叹气,甚至是心生怨念。

第四、选择正确的企业需要关注「自己的年龄」和「企业的年龄」,最好在自己足够成熟,有能力独当一面时,加入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这是最好的匹配。如果过于年轻,经验不足,即使加入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也很难在其中承担重任,并分享足够的发展红利。所以,我比较建议年轻的朋友先在大公司积攒经验、沉淀经历,让自己早一些成长成熟起来,为那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创业机会积攒一定的实力。

第五、在大厂到底寻求什么?除了学习、精进工作所必须的技能,我建议是观察、体验和学习大厂的管理机制,因为所有的初创公司,如果能发展壮大的话,都会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大厂最值得学习的其实是他们的管理机制 —— 如何适配业务的规模和发展,如何吸引和管理这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等等。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自己用心观察 —— 比如我刚毕业去华为的时候,每天下班都会花时间阅读公司的公开文件,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任正非的管理哲学。虽然当时不懂,但是二十年后逐渐理解,并且深受其益。

第六、如何在大厂有更大的进步?我建议一定不要把自己视为「打工人」,而是要把自己视为一个「迟早会拥有个人事业的企业家」,把自己视为一个长期的投资者来看待。有了这种定位,你就会更加主动地向上沟通,去体现自己的特点,去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把大厂看成一个打工挣钱的地方 —— 永远记住,单纯地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工资,是ROI最低的事情。而这一切的站位转变只取决于你自己。从哪里着手?我建议在做好手头事情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出让自己自豪的质量和交付),加强和直接上级的沟通 —— 谈目标、谈发展、谈个人成长的预期。

第七、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下的大厂能提供给你更多的管理经验、不同的工作机会、聪明年轻的同事(这些人以后可能会成为你的创业伙伴),好好重视当下的机会。你不甘于琐碎,你的老板很可能也期待你能主动站出来挑战更难的事情。

最后,重要的是换位思考,把自己设想为「直接主管」,「部门负责人」,「事业部负责人」,直到「企业CEO」,「投资者」。这些定位的转变都是人生转变的前提。当拥有这些视角后,你会拥有全新的视角看待当下的工作,这对你每天的心情和长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世界既没有地狱、也没有天堂,一个环境带给你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思维模式,即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如何看待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要换种视角看待你所在的「大厂」,也能从中收获更多东西,发现自己的更多潜能。

相关文章:大厂并未职业终点 
上一篇:你所相信的,决定了人生的结果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大厂之路」和「从大厂到野生环境」以及「从大厂到野生环境的三个关键词」。

在我看来,几年大厂(大公司)经验,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颇有好处,收入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职业化训练和职业成长的阶梯,这两个要素只会出现在大厂内。当你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在筹划终身职业时,可以把「大厂经验」考虑在内。也强烈建议你听听「大厂之路」这篇语音。

但也有不少朋友希望从大厂出走,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还有一些朋友已经走出大厂,但是也在遭遇新的问题。我把自己这些年从大厂到野生环境的经历做一个完整的回顾,把其中的教训和经验也做一一总结,同时也分享一些和我同时代朋友的「野生路径」。建议你把这篇语音与「从大厂到野生环境的3个关键词——选对、站稳、突破自己」一起来听。相信可以为你带来启发。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职业发展 大厂 创业 管理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