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2月19日
人形机器人板块爆发,产业进入 “ChatGPT” 时刻前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转折点。宇树科技产品开售标志着量产进程的启动,同时Meta和苹果等全球科技巨头也积极布局该领域。DeepSeekAI的突破降低了AI成本,为人形机器人在环境感知、任务规划等方面带来质的飞跃。然而,丝杠产能紧缺和“小脑”智能的突破仍是量产面临的挑战。尽管如此,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化,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等领域加速落地,并带来社会劳动力结构的优化。

🚀**量产元年可期:** 2024年是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发布大年,经过技术优化,2025年有望成为真正的量产元年。特斯拉、Figure AI等公司积极推进量产计划,国际巨头的量产对发掘通用应用场景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AI赋能:** DeepSeekAI成功突破AI发展的高昂成本问题,凭借降本、开源的优势,有望助力机器人在环境感知、任务规划与决策、持续进化等大模型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也强化了国产厂商在AI领域持续深耕的信心。

🔩**硬件挑战:** 硬件端,丝杠产能紧缺是量产的痛点,丝杠制造难度最高、产能最为紧缺,短期快速扩产难度大。目前,国内已建成的丝杠产能不足以满足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需求。

⚙️**软件瓶颈:** 软件端,“小脑”智能亟待突破,运控是被忽视的短板。“小脑”是由一系列算法和硬件设备组成的综合系统,控制人形机器人全身上下几十个自由度进行高维运动,受制于没有通用的算法模型以及海量数据,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国金证券看来,量产新纪元+DeepSeek成功,使人形机器人从理想走进现实。

2月19日,A股指数走高,人形机器人、DeepSeek概念、机器人概念板块领涨。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人形机器人板块上涨8.35%。个股方面,万达轴承、骏创科技上涨29.99%,三丰智能、平治信息、双林股份、丰立智能涨近20%。汉威科技、奥比中光-UW、隆盛科技、斯菱股份、凌云光涨等近三十股涨超10%。

消息面上,宇树科技产品京东开售,人形机器人行业逐步开启量产进程。同时,全球大厂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Meta 正投资研发基于 AI 驱动的仿生人形机器人,计划成为“行业安卓”定义整个平台。苹果发布家用机器人相关职位,机器人产品或将于2028年量产。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民营经济座谈会结束后,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AI驱动机器人进化速度非常快,速度超出预期。今年年底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将达到新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础的,比如说服务业或者一些工业其实基本可以推起来了。但家用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可能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还是会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点。”

在国金证券看来,量产新纪元+DeepSeek成功,使人形机器人从理想走进现实。

其一,过去两年,国内外众多科技及初创企业纷纷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2024年是国内外人形机器人的原型机发布大年,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技术优化与调试,2025年有望成为真正的量产元年。

这一过程中,特斯拉预计2025年生产1万台Optimus,2026年年中开始量产1万台/月,2027年达50万台。2月6日,特斯拉发布招聘机器人生产制造工程师,再次强化其机器人量产进程。1月30日,figureAI公司中标第二个大客户,并表示未来4年将量产10万台人形机器人。国金证券认为,国际巨头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是产业从概念到应用现实的重大跨越,对发掘人形机器人通用应用场景具备战略指导意义,产业进入“ChatGPT”时刻前夕。

其二,DeepSeekAI成功突破AI发展的高昂成本问题,凭借降本、开源的优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能力,有望助力机器人在环境感知、任务规划与决策、持续进化等大模型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此外,DeepSeek也让国产厂商在AI领域看到希望,强化国产机器人在软件端持续深耕和突破的信心。

“硬件端,丝杠产能紧缺是量产痛点。软件端,‘小脑’智能亟待突破,运控是被忽视的短板。”国金证券在研报中分析,近两年国内外机器人厂商的硬件设计方案百家争鸣,总体路线目前已趋于收敛。人形机器人硬件不再是本质约束条件,难点主要体现在规模制造及降本能力上。其中,丝杠制造难度相对最高、产能也最为紧缺,属于重资产、劳动密集型环节,短期快速扩产难度大。目前,国内已建成的丝杠产能不足以满足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需求。

此外,机器人从软件算法策略上分为“大脑”和“小脑”,“大脑”负责感知外界并模拟人类思维决策过程,“小脑”则模仿生物进行复杂的运动,即运动控制。受益于AI大模型的发展,机器人大脑智能化程度有望提升、已备初阶人类脑力。而“小脑”是由一系列算法和硬件设备组成的综合系统,包括传感器融合模块、动力学模型和控制器等,控制人形机器人全身上下几十个自由度进行高维运动,受制于没有通用的算法模型以及海量数据,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提高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算法的实时性、鲁棒性和可解释性是下一步产业重要研究方向。

国泰君安也在研报中表示,丝杠制造工艺复杂,溢价潜力显著,国产化需求迫切带来广阔前景。随着特斯拉Optimus的推出,国内外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势头加剧,丝杠需求快速膨胀。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销量可达100万台,丝杠市场将迎来百亿级增量空间。

不过,人形机器人距离规模化应用仍需一定时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告诉《财经》新媒体,目前,中国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技术探索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过渡阶段,这也是全球的整体发展情况。硬件层面,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成熟度已达到70%以上,但未来需要重点面向可靠性、效率、电池续航、算力等进行提升,其中很多甚至需要原理创新。软件层面,机器人大模型与近两年成熟的大语言模型不同,语言模型的数据可以来自庞大的互联网,而机器人需要物理世界中高精度操作数据,这是互联网没有的。

“具身智能技术的普及程度将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成本下降速度和实际需求匹配度。”许志远表示,随着大模型赋能、硬件模块化和成本优化,人形机器人一定会加速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家庭助手等领域落地,通过更智能化的服务提升生产和生活效率,甚至形成全新的行业生态,如机器人即服务(RaaS)。同时也会带来社会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即现有体力劳动型工作将更多的被机器人替代,人类更多从事于技术型、创造型工作。

在他看来,机器人的适度拟人化,能够加强外观和行为的友好性,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等技术理解并回应人类情感需求,提升互动体验。但需明确机器人的行为规则,避免超出既定职责范围,同时要严格规范数据采集与使用,确保人机交互的安全性与伦理性,这需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健全完善,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作者:刘芬,编辑:蒋诗舟,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形机器人 DeepSeek 量产 AI 丝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