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02月19日
10年10倍!高盛出深度报告:低轨卫星市场,起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LEO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有望大幅增长。它具诸多优势,如全球覆盖、低传输延迟等,应用广泛。但也面临发射成本高、带宽延迟等问题。

💡LEO卫星市场规模预计增长,2024年至2035年从150亿美元增至1080亿美元。

🌐LEO卫星优势明显,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可突破地形与国界限制。

📈卫星规格持续升级,单颗卫星带宽增加,如Starlink的V3卫星。

🚀运输和通信是LEO卫星最大应用层,可填补未接入互联网的人口空白。

⚠️LEO卫星面临诸多挑战,如发射成本高、带宽延迟及航天垃圾问题。

随着全球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技术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盛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将有70000颗新卫星被发射,这一数量是目前在轨卫星的十倍。LEO卫星的市场总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至2035年间从150亿美元增长至1080亿美元。

LEO卫星生态系统的崛起

高盛分析师Allen Chang在2月17日的报告中表示,LEO卫星的崛起为全球通信架构的重新构建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能有效解决现存的技术障碍,LEO卫星有潜力在未来的通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低地球轨道卫星相较传统的地面通信基础设施拥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地形复杂或受限于国界的地区。

一个LEO卫星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理论上1000多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覆盖,可突破地形与国界限制,让用户在偏远地区、海上、空中等传统网络难以覆盖之处保持在线 。

相较于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低轨卫星离地球更近,数据传输延迟更低。虽然与传统地面基础设施相比仍有差距,但在一些对延迟要求不是极高的场景中,其延迟表现能够满足需求,为实时性服务提供可能。

同时卫星规格也在持续升级,单颗卫星带宽不断增加,如Starlink的V3卫星带宽相比V2mini提升了十倍,达到960Gbps,这有助于减少所需卫星数量,降低成本并提升整体网络性能。

高盛认为,未来五年全球预计发射7万颗新LEO卫星,其中中国的发射数量将达到5.3万颗,这将大幅推动整个供应链的收入增长。

2024年LEO卫星的总可寻址市场(TAM)仅为150亿美元,到2035年预计将增加至108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

运输和通信将是最大的应用层

高盛分析认为,LEO卫星的技术将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应用,包括远程医疗、机器人出租车及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应用。其中,运输和通信将是最大的应用层。随着与电信业合作的加深,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扩展。

分析师认为,LEO卫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至未被充分服务的市场。

全球仍有约31%的人口未能接入互联网,LEO卫星可填补这一空白。例如,Starlink已在可能存在服务缺口的非洲多个国家提供覆盖。随着用户需求的上升,LEO卫星将从一开始就优化商业模式,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务。

从长远来看,LEO卫星通信可与未来的6G网络紧密结合,提供无缝的移动网络服务。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也会因这种技术的发展而突破,比如中国的吉利和比亚迪已在其新车型中集成了卫星通信功能。

业务与技术障碍

尽管LEO卫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进入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先前提到的发射成本高达每千克12,000美元,加上需要大量卫星组建网络,整体投资额巨大。

再者,带宽和延迟问题依旧需要克服。虽然LEO卫星的延迟明显低于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但仍无法与传统的地面基础设施相提并论。此外,航天垃圾问题也是制约LEO卫星持续运营的隐患。

LEO卫星技术的兴起也将对传统电信运营商产生深远影响。

在初期,它们可能会在偏远地区补充地面宽带扩展,与传统宽带形成竞争关系。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LEO技术有望与4G和5G网络实现无缝集成,为用户提供更为稳定的连接。未来可能出现的电信公司与卫星运营商的合作模式,也将为双方带来新的收益增长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LEO卫星 卫星通信 市场规模 应用层 技术障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