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2月19日
3000亿资金池已使用23%,家居公司/股东“回购增持”获贷指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回购增持贷”正成为上市公司关注的融资新选择,尤其在家居行业。该政策下,贷款利率低于平均股息率,吸引了居然智家、箭牌家居、帝欧家居等公司。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顺利获批,银行存在筛选标准,优先考虑白名单客户和市值稳定的企业。尽管如此,家居企业仍可积极了解政策,把握机会,以“同行”为镜,遵守新规,并与银行建立良好关系,从而利用这一融资工具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回购增持贷”因其低于平均股息率的融资成本,在家居上市公司中逐渐流行,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 银行在审批“回购增持贷”时存在门槛,并非所有申请者都能获批,优先考虑纳入白名单、市值稳定且交易活跃的上市公司。

📈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鼓励了上市公司及股东回购增持股票的信心,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相关进展,总申请贷款金额已接近首期额度的四分之一。

🏠 家居企业可以通过梳理已获批“回购贷”的同行名单,了解其共同特性,并积极跟进央行及各大银行的最新政策细则,以把握剩余机会。

用自有资金回购股票已经OUT了。“回购增持贷”落地四个多月后,比平均股息率更低的融资成本,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们密切关注的流行“新玩法”。

目前,居然智家、箭牌家居、帝欧家居共计对外公布了最高合计2.27亿元的回购贷计划。

但是,每家都能顺利获批“回购增持贷”吗?目前获批的公司呈现出什么特点?家居新范式本期来探。 

01

家居公司“进场”的动力有多大?

2月14日,南玻A、格林美等15家上市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并且大部分称会结合“回购增持贷”进行资金组合。同时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奥翔药业、一心堂等逾百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07份“回购增持贷”相关公告。 

家居行业跟进“增持贷”“回购贷”的动力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看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一工具的贷款利率与股票分红收益率对比,就一目了然了。 

目前,商业银行给客户的再贷款利率在2%左右。而根据家居新范式估算,超过半数的家居家电企业股息率高于这一数值,重点家居企业的股息率平均达到4%左右。数据宝根据梳理2023年至2025年回报公告/回报规划公告,得出兔宝宝、奥普科技的预测股息率都超过4.5%。 

这就意味着,只要家居上市公司的分红收益率高于其股东的融资成本即2%,这些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就有动力去通过贷款融资买入自家股票。欧派家居等企业在近期的答投资者问时就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增持贷等相关政策的学习和研究”。 

相比上市公司减持套现的案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出,鼓励了上市公司以及各持股股东们回购增持的信心。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月16日,A股347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367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其中,263单用于回购,涉及金额上限合计435.66亿元,占比62.44%;104单用于股东增持,涉及金额上限合计262.1亿元,占比37.56%。 

02

各行或存“黑名单”,不是想入就入

那么,每家都能顺利获批“回购增持贷”吗?目前获批的公司呈现出什么特点?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存在放贷门槛,“不是你想贷就有”。 

首先,支持的资金盘有限 。根据央行的政策安排,本次支持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 

这意味着,并不是上市公司想回购、想增持就可以实现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摸清各行针对央行的总领方针如何展开具体贷款扶持成为关键一步。 

其次,各大行落地迅速,但各家均有不同版本的“客户筛选标准” 。家居新范式注意到,根据某全国性银行内部文件显示,他们的首期目标客户将主要针对: 

优先支持纳入本行上市公司白名单内的客户。 

优先介入市值稳定、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活跃、流动性较好、纳入指数股票的客户。 

同时,为培育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保障贷款资金的高效使用,前述某行也明确列出了“黑名单”: 

图片来源:券商中国

距离央行推行上述政策已经过去4个多月,留给上市公司的盘子还有多大? 

家居新范式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2024年10月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发布以来,截至2025年2月16日,A股已有347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367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拟申请贷款金额上限合计697.76亿元,占首期额度(3000亿元)为23.26%。 

“670亿元”,在3000亿的专项资金池中,占比已接近23.26% 。意味着近1/4的钱快花完了。 

而排队或者“蠢蠢欲动”的企业不在少数。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2024 年披露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计划金额上限接近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表示,随着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需求的进一步释放,预计更多企业将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回购和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在已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进展公司中,地方国有企业和央企披露贷款上限占比40%,意味着留给民营企业的机会更有限。 

那么,对于家居行业的上市公司们来说,怎样把握好剩余机会呢? 

03

以“同行”为镜 遵新规为矩

一是梳理已经获批“回购贷”的家居同行名单 ,看看他们的共同特性,以获得经验(解答第二个问题)。 

按照金额来看,箭牌家居获批最多,达到1亿元;借款期限主要集中于12个月之内,这是央行给出的指导基线,像帝欧家居这样长达3年的,或将拉开上市公司与商业银行的一轮新博弈。 

用途方面,一般来说,集中在四个方面:减少注册资本;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这主要视各家自身需求而定。 

关于“放贷”标准,仅从三家获批家居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 ,有很强的“扶持”成分,体现了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 

比如以2020年以来的归母净利润(2024年为年中报)来看,帝欧家居2022-2024年H1,连续三年亏损,资金压力大。居然智家和箭牌家居在业绩表现上尤其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远远优于帝欧家居,但是净利同比下滑也是事实。 

家居新范式梳理了喜临门、居然智家、欧派家居、金牌家居、箭牌家居5家上市公司的回购资金使用情况。仅从资金规模的排名来看,像喜临门、欧派家居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并排在全国前列的家居上市公司并不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各家的资金实力和运营底气。 

综合来看,目前获批回购增持再贷款的家居上市公司还不多,一方面,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暂时不需要在这一赛道“疯抢”;另一方面,资金池有限,银行放贷门槛高也很迷,不少上市公司被拒之门外。 

二是了解落地四个多月后,官方给出的新政策。

庆幸的是,官方给出明确积极信号。央行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 

可以看到,央行给予各家银行非常大的自主决策权,家居上市公司应该积极跟进当地甚至全国各大银行的最新落地优化细则。或许,考验各家跟业务银行“老铁”关系的时候到了。 

04 结语

总结来说,大家居行业近年来市场流量越来越分散,产业链均面临存量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尤其现金流承压大。 作为一项融资新武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提振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势气和信心,也给家居上市公司们带来了定心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居新范式”,作者:夏霖、百薇,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回购增持贷 家居企业 融资策略 股票回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