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指数自1月中旬以来大幅上涨,跑赢A股和美股主要指数。腾讯、阿里巴巴、快手等互联网巨头股价纷纷创下新高。外资对港股的投资逻辑正在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配置,从谨慎乐观转为投出信任票。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是驱动全球资本重估中国科技资产的关键因素。高盛、贝莱德、瑞银等机构均看好中国科技股的未来发展前景,认为其有望从“价值洼地”迈向“创新高地”。然而,港股市场交易过热和指数阶段性高点也带来了市场压力,需要警惕科技股急涨后的短期回调风险。
📈恒生科技指数自1月中旬低点以来上涨超过33%,表现优于A股和美股主要指数,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外资对港股的投资逻辑发生转变,从关注短期交易机会转向战略性布局,表明对中国科技股的长期信心增强。
🚀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是驱动全球资本重新评估中国科技资产的关键因素,多家机构看好中国科技股的未来发展潜力。
⚠️需要关注国际地缘局势演变、互联网公司盈利情况以及美联储利率走势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港股科技股的后续走势产生影响。
自1月中旬低点以来,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33%,领先于A股、美股主要大盘指数。2月18日,腾讯控股盘中股价达513港元/股,股价一举突破三年新高。阿里巴巴-W、快手-W等互联网公司股价也在近期创下阶段性高点。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配置”、从谨慎乐观到投出“信任票”、从按兵不动到悄然抄底,外资对港股的投资逻辑从交易性机会向战略性布局转变。一方面,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驱动全球资本重估,高盛、贝莱德、瑞银等均认为中国科技资产有望从“价值洼地”迈向“创新高地”。另一方面,港股市场交易过热、指数阶段高点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市场压力。受访人士认为,AI应用有助于扩大中国科技股的盈利空间,港股互联网公司可能迎来结构性机会。科技股急涨后存在短期回调的风险,后续重点观察的因素有国际地缘局势演变、互联网公司盈利情况、美联储利率走势等。(上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