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代码没写,完全依赖AI开发的App,上架3天就登上AppStore付费榜前十!
(有趣产品咖啡馆 Funny café :一个能让你更快接触到更多新鲜有趣好玩产品的地方。我会寻找市面上有趣的独立产品,向独立开发者们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挖掘优质产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1、介绍一下你自己和目前使用AI技术开发的产品
? Hi,我是刘一峰(Ivone),一名野生产品经理。
今年春节前,我自己用 AI 做了款名为 FlashGO 的 App ,上架 3 天就进入了付费榜前十。
FlashGO 核心是融合了日程管理、待办事项和碎片化速记功能,目标是解决用户在多应用间频繁切换的痛点。
对我而言,很多专业的工具割裂了「计划」与「记录」的场景 —— 比如用户可能需要同时打开日历、待办清单和备忘录才能理清每天的事情。FlashGO 是通过单一界面整合这三个功能,让用户快速捕捉灵感并同步规划行动。
在尝试使用 AI 开发之前,跟前端大佬用 Electron 做了个简单的 Mac 端原型,原本是想继续完善 Mac 端体验的,移动端 App 只是一次 AI 编码的实验。
意外的是,不到一下午时间 AI 竟然完成了全部核心功能,让我非常好奇 AI 究竟能做到哪一步,我就继续尝试,也就诞生了 FlashGO 这款 App。
这次上架的 App 从0到1完全由 AI 生成,我自己甚至没写过一行代码。
下载链接:sourl.cn/wx5ucy
2、使用AI来开发产品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大概是受到了两部分的影响。
最直接的原因,是我找不到一个特别合适我自己的「速记」工具。
先来定义一下「速记」,我认为速记是一种是在于想清楚、记录笔记之前,记录下突然间冒出来的念头的过程。
由于现在的笔记 App 都在向着个人知识库发展,如果我把这些念头在笔记 App 里面,就有可能会污染我的笔记库,换句话说,就是因为记录太多太杂,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想要的内容。
速记核心在于能够快速、方便地记录下来,如果时间都花在思考记录在哪个工具上,灵光一现的念头就可能会永久丢失。
大多数情况下,我会记录在备忘录、新建文档或者微信传输助手里面,但记录太多,也会让检索变得非常繁琐。
恰好前段时间小猫补光灯的故事给我带来了启发,我就立即着手实验,不到一下午时间 AI 就完成了 App 的核心功能。
3、在开发过程中使用了哪些AI工具?
主要使用了 Cursor , 此外也用 ChatGPT 做了一些辅助。
Curosr 帮我完成了整个 App 的代码从 0 到 1 ,堪称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程序员」。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会求助于 ChatGPT ,结合自己的经验定位到可能出现的位置,并让 Cursor 去检查修复。
我看不少朋友在研究各种 AI 开发工具究竟哪个最好用,来来回回切换,其实我觉得开发工具并没那么重要,起码先行动起来做出个东西,学会 AI 的使用方法。
对我来说,上述两个工具就可以完美帮我完成这款 App 的上线了。
4、AI技术如何帮助提升开发效率的?
这一点,细聊起来我也不是太懂,只能说说我在过程中的一些手感。
我曾做过服务端开发,对于 App 的开发几乎是完全不了解。这次发版的 App 我一行代码都没写过,都是 AI 完成的。
开发效率在我理解上分为三部分: 1 对技术的理解; 2 任务的可行性; 3 沟通的效果。
如果用中低高三档来评价的话,那当这三部分都是高的时候,开发效率才能算得上是高的,无论是 AI 开发还是人类开发。
用这个框架,来看一下。
如果,我从头开始让 AI 帮我分析需求绘制原型,由于 AI 并没有我的体验,出来的方案在可行性上就会偏低,因此效率就会打折。如果,我不懂技术,但我自己投入时间捋顺清楚了要做的东西,但我想做个甩手掌柜,想用几句话让 AI 做出东西来,在沟通层面上就使得效率很低。
技术是标准化的东西,可以全部外包给 AI 去做,但「创意」和「沟通」是人类特有 AI 所无法取代的。因此,良好的沟通,需求深度的分析与拆解才是提高效率最佳的方式。
5、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技术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这个说起来可能会比较搞笑,我遇到最大的问题是 AI 经常会「胡说八道」。
就是说,我让 AI 帮我检查问题时,它经常会说确实发现了xx问题,然后就立刻去修改。结果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出来了其他的问题,往复沟通多次无果,不得不 restore 到之前的代码。
具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确实耐人寻味,之前在我的文章里面也提到过,AI 像人一样,也会偷懒、不看文档、需求不问清楚等等,这一点 AI 跟人类确实是相通的。由于拿到了不能推辞的任务,偷懒时设法用别的搪塞过去。
这就提到了,为什么我会把 ChatGPT 作为辅助工具。
当出现 Cursor 无法正确处理的问题时,我会跟ChatGPT 请教,询问可能存在的原因,并结合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定位到大概率存在问题的地方,然后告诉Cursor 从这些角度再试试。
把 AI 当成辅助自己决策和执行的工具,执行可以外包,但核心的大脑是替代不了的。
6、你的产品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FlashGO 是一款场景上很强的产品,当前的 FlashGO 的成熟度还比较低,下一步的发展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交互上的体验,二是场景的功能完整度。
我会继续把 App 现有的功能迭代好,在确保功能都可用的基础之上,优化一些交互操作上的体验(总结/输入/提醒/数据联动/动画效果等等)。
目前我也在不断地导出全部笔记来尝试用数据与 AI 的交互,计划是使用 AI 来做 FlashGO 的数据检索和总结功能,不过这个功能可能要稍迟一些上线了。
当然也在考虑是否要打通 Mac 端,用户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可以正常同步数据。
7、对于其他想要利用AI开发产品的开发者,有什么建议或经验分享?
要看到 AI 的两面性,AI 在高效率的服务人类的同时,也在很大幅度地让人的思考变得简单。
工业革命将手工作业转化为机械作业,人类的创造力得到第一波释放;信息革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力得到了广泛传播;AI 革命将会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赋予所有人同样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平权」。
AI 替代人类重复劳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有人都在摸索 AI 这一波效率革命应该怎么理解,如何更好地让 AI 给普通人服务,因为大家都已经默认接受 AI 将来会作为一种社会的基础设施,就如同汽车取代马车一样,在效率上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拐点的出现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 AI 只是方法而非本质,你可以把 AI 当作员工、谋士,但不能让 AI 替你来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