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Noriware
钛媒体APP注:自2011年以来,瑞士连续1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也是中国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国,在创新发展和科技金融领域与中国具有极佳互补性。
由Venturelab主办的“瑞士创新100强”,汇聚了最佳“瑞士制造”的初创及成长期科技创新企业,是瑞士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生态标杆。自2011年以来,该榜单每年在瑞士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0家最具开创性和市场前景的瑞士创新企业和25家最具独角兽潜力的瑞士成长期企业,覆盖生命科学、工程机械、机器人、信息通信、低碳科技、食品科技等领域。
为了全方位展示和介绍瑞士最前沿的创新科技,钛媒体APP与Venturelab的中国授权合作方以明科技(Insight Tech)合作推出《瑞士创新100强》专题,全面展示瑞士先锋科创生态的全景。
本文为专栏第142期,介绍的Noriware是2024年《瑞士创新100强》上榜企业,其致力于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海藻基包装薄膜。
瑞士工程科技公司Noriware成立于2022年,公司致力于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海藻基包装薄膜。该薄膜以海藻为基础,完全由天然材料制成,能够自然堆肥分解,并可用现有塑料生产设备生产,实现对传统塑料薄膜的替代。
Noriware是圣加仑大学的衍生公司,由Jessica Farda和Stefan Grieder共同创立,其技术源于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的合作。Jessica Farda拥有圣加仑大学商学学位,目前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Stefan Grieder拥有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聚合物工程学位,并在纤维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的规模化工艺方面拥有超过5年的经验,目前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
图源Noriware
全球每年产生4亿吨塑料垃圾,平均每1分钟就会消耗100万个塑料袋。目前全世界仅有14%的塑料包装得以回收,且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占10%。大量塑料包装被焚烧或流入到土地、河流和海洋当中,而塑料的自然降解时间为450年,对自然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图源PLASTICSFORZEROMISSION
Noriware开发了可生物降解的海藻基包装薄膜,其形态与作用类似普通塑料薄膜,但完全由天然材料制成,可快速自然分解,并可直接集成至现有塑料加工设备。
海藻主要生长在沿海水域,生长速度极快,每天可生长1米以上,且无需淡水、肥料与土地资源。同时,海藻富含多种多糖类物质,这些多糖类物质形成凝胶后可以延展成薄膜,其较好的柔韧性及海藻可持续快速生长的特性,是大批量制造非塑料包装的良好基础。
工艺方面,Noriware与海藻养殖者及加工商进行密切合作,收集大量海藻进行温和加工,分解藻类细胞壁,提取其中的多糖等天然聚合物和生物质,同时保留其他副产品,实现物质充分利用。结合自研专利工艺,Noriware将提取的海藻物质转化为具备高加工性、功能性以及抗湿性的生物材料,并定制其材料特性,使其能够兼容不同类型的加工机器与应用场景,从而在各类工业应用中取代塑料包装。
产品方面,Noriware目前开发出的薄膜是一种可用于干货包装的柔性透明材料。该薄膜采用从海藻中提取的藻酸盐和其他天然化合物制成,其质地和稳定性类似普通塑料薄膜,可用于替代日常包装中的合成塑料,如用作可视窗、衬垫或商品的外包薄膜等。Noriware的薄膜具有防潮性能,水溶性较低,在温度超过150°C会触发物理降解。其在土壤和堆肥中与微生物接触时会自然分解,可实现家庭堆肥,且不产生任何有害残留物;在工业堆肥中,分解过程会更快,12周内即可完全分解。该薄膜也可与纸张一同回收,薄膜会在回收过程中溶解,保持纸张作为单一材料被回收。此外,薄膜仅需少量调整即可通过现有塑料加工设备进行生产,轻松集成到现有生产工作流程。
Noriware的初期应用领域为商品外包装膜和购物塑料袋,其潜在市场规模为144亿美元。2023年6月,Noriware完成了100万瑞士法郎的种子前轮融资;同年12月,Noriware获得了来自Innosuisse的140万瑞士法郎资助;2024年12月,Noriware再次获得了来自Innosuisse的90万瑞士法郎的额外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将用于扩展团队规模,升级实验室基础设施。未来,Noriware将扩大与欧洲生产商的业务合作规模,逐步将应用领域扩展至食品和卫生行业,推动包装行业持续“无塑料”变革。
2024年《瑞士创新100强》中文版由以明科技(Insight Tech)荣誉发布。以明科技是《瑞士创新100强》的中国授权合作方,负责《瑞士创新100强》在中国的运营推广并协助榜单项目对华商业合作。作为中欧(瑞士)科技创新投资与产业化运营商,以明科技为瑞士创新和中国产业的双向合作提供投融资和商业拓展服务并开展股权投资业务。
获取2024年《瑞士创新100强》完整榜单及行业榜单,请访问以明科技公号或官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