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早就开始偷偷跟DeepSeek学习思考了
DeepSeek之前爆火,很多懂的不懂的媒体都跟风报道了,但绝大多数外行也就是跟着看了个热闹,帮忙摇旗呐喊,也有朋友跟着用了之后表示“感觉也没那么神奇”…那除了情绪价值上拉满的一波操作,DeepSeek有没有真正对我们普通人日常的提升有帮助的呢?
还真有,而且用的好的人还能提高自己对于AI的不可替代性,比如有人早就开始跟DeepSeek学思考过程了…
首先你要知道DeepSeek的秘密是什么,它是【没有人为干预】的强化学习,工程师并没有告诉模型怎么推理,只是在模型做对了的时候就给奖励,说白了它就像是人在思考和做题一样,这就给了人向他学习思考逻辑的可能性
你如果在和DeepSeek R1沟通的时候选择左下角的“深度思考”选项,你会发现它每一次输出的时候都提供了自己的完整思考过程,这也是OpenAI不愿意全给的
而很多人只急于得到AI给出他们提问的答案,殊不知被忽略的这部分才是真正的宝藏,很多人表示单纯阅读那些思考过程也很有收获,比如沃顿商学院教授伊桑·莫利克就感慨说,目睹R1第一人称的思考过程你不能不强烈感觉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正是现在使用AI的一个悖论,它将人分化为了两个群体,一个更容易被AI替代,一个则在筑牢自己的“护城河”
什么意思?
去年年底被称为硅谷创业教父的著名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就发表了一篇针对AI对人类社会影响的预测文章《写与不写》
核心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随着AI的发展,世界即将分为“会写作的人”和“不会写作的人”,而AI时代的聪明人,一定是会写作的人。为啥?
因为写作是一项【艰难的技能】,它要求作者进行清晰的思考,而清晰思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许多人写作困难根本原因在于这确实不容易。要写得好必须思路清晰,而清晰思考本就很难
“未来仍将有聪明人存在,但他们将是那些主动选择通过写作来锻炼与提升自己思考能力的人。换句话说,他们是主动选择成为聪明人的人。”
而在AI时代选择持续思考和写作,甚至向AI学习思考来提升你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等待结果投喂,就是在锻炼你自己成为工具的主人
最后,我问DeepSeek,“对于人类学习你的思考过程,你怎么看,能提高人对于AI的不可替代性吗?”,以下是他的终极结论:
人类的不可替代性将取决于两点
-对AI局限性的驾驭能力(例如处理矛盾目标、定义价值取向)
-对人性的深度开发(例如艺术创作、哲学追问、复杂关系维护)
真正的未来竞争力,或许在于成为“会使用AI的人类”,而非“模仿AI的人类”。就像工业革命后,最成功的不是模仿蒸汽机的人,而是用机器创造新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