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Xi 2025-02-14 11:56 云南
困难、挑战、怀疑,在【热爱】的照耀下,成为愿意接受、克服和等待。
聊热爱之前,先来说说网球。
我是一个网球迷,本科的时候坐硬座23小时从成都跑到北京去看了人生第一场现场,当时看了三场比赛,那六个运动员,现在只有德约科维奇还在场上战斗。
▲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
我后来也在想,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网球?和什么优雅,贵族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觉得网球是一个特别孤独的运动,不管赛前教练给你布置了多少战术,站上球场后,就只有你一个人面对所有的起起伏伏。“你得先击败自己,才能击败对手。”这就是我觉得网球迷人的地方。
好,言归正传,说热爱。热爱怎么就和网球搭上边了呢?
A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李娜吧,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拿到网球大满贯的运动员,当年在她巅峰期,好多人崇拜她。去年是她退役十年,作为香港网球赛事总监接受了一个采访,那个采访让我很意外,甚至有些震惊。
▲李娜赢得2014年澳网大满贯
主持人:你有什么建议给到现在的年轻运动员吗?
李娜: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球?我有时候碰到一些年轻球员,我会上来直接就问“你为什么打网球?” 很遗憾的是,70%的孩子回答不出来,我觉得这个是很让人伤心的。
主持人:所以其实你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打球?
李娜:对,我也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打球。
主持人:你是到什么时候知道为什么要打球的?
李娜:我觉得网球对于我来说....嗯(迟疑)....不是我喜欢的项目(尴尬地笑了笑)。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蛮冷血的人,网球带给了我一切,但我好像还是不太爱它。
▲李娜接受采访中(可直接拖拽到15min处)
我当时听到这段对话的时候,心里升起一种悲伤和遗憾。悲伤的是这15年里一定有很多想放弃但逼着自己的痛苦。遗憾的是如果她能从事喜欢的项目,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收获更多的愉悦。
我发现中国很多运动员在巅峰期,比如获得了奥运金牌、世界冠军后就选择退役了。给人的感觉就很像高考:行了,考上清华了,再也不想学习了......
B面
反观我最喜欢的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38岁老将,还在球场上战斗。一个80后,熬过了90年代,现在又和00年代的球员PK。
▲德约科维奇
他已经获得了24个大满贯冠军,网球界的goat了。按照功利的那套叙事,他早就该退役,享受家庭生活,打打高尔夫。但是他没有,有时候看到他和20岁出头的年轻运动员比赛的时候,被调动着在球场上各种折返跑的时候,心里先是一种心酸,紧接着是感动,最后是满满的倾佩。
最近一个记者采访他:
主持人:你说过去三年受的伤比过去15年还多,是什么让你一直在坚持?
德约:既然我已经在网球领域取得了所有成就,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我热爱网球和体育运动。其次,事实上我认为网球是我个人成长最快的领域,虽然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在网球场上比赛时我会经历无数种情绪——有最好的,也有最坏的,怀疑、批评、狂喜、快乐、愤怒、暴怒,一切...而在那几个小时里,有时我甚至会为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和我的行为感到羞愧,另一方面,我脑海中会浮现出各种想法。无论如何,我很自豪我能以人性和体育精神度过这一切,并向我的对手伸出援手,无论我输赢。我想这些就是体育运动传递的价值观,也是人们认同运动员的原因。特别是在个人运动中,你必须先击败自己,才能击败网对面的对手。这些都是我正在经历的人生课程,其次,我真的觉得通过我的职业网球生涯,我可以继续激励年轻一代从事这项运动,不仅在这里,而且在世界各地。这就是我的动力,真正给予我力量的东西,以及我所拥有的成就和网坛地位。”
▲德约科维奇接受采访中
没有什么比热爱更强大了,那些困难、挑战、压力、怀疑,都在它的照耀下变得愿意接受、愿意克服、愿意等待。
真正的热爱,能撑过所有低谷。
我们为什么爱哪吒?因为他代表了那个我们想成为的自己(内附方法论)
我会持续分享:1)赋能青少年找到内心热爱 2)赋能青少年在AI时代的发展
欢迎扫码入群,共同讨论交流?
欢迎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