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计算机视觉 02月17日
顶刊TPAMI 2025 | 北大、KAUST、字节联合提出“可逆扩散模型”赋能图像重建,代码已开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KAUST、字节跳动联合提出的可逆扩散模型(IDM),该模型旨在提升扩散模型在图像重建任务中的性能与效率。IDM通过引入端到端的训练框架和双层可逆网络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扩散模型在“噪声估计”与“图像重建”任务偏差以及推理速度慢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IDM在图像压缩感知重建、图像补全、医学成像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图像压缩感知重建任务中,PSNR指标提升了2dB,采样步数从100步降至3步,推理速度提升了约15倍。此外,双层可逆网络设计还显著降低了GPU内存需求,使得在显存有限的GPU上进行端到端训练成为可能。

🚀**端到端图像重建学习框架**:IDM将扩散模型的迭代采样过程重新定义为一个整体的图像重建网络,并进行端到端训练,从而优化了所有参数以直接服务于图像重建任务,显著提升了重建性能。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预训练权重,在图像压缩感知重建任务中,PSNR指标提升了2dB,采样步数从100步降到了3步。

💡**双层可逆网络设计**:IDM采用双层可逆网络,应用于扩散采样步骤和噪声估计网络的内部,通过“布线”技术连接每个采样步骤与其前后模块,减少了训练过程中的GPU内存开销,使得在显存有限的GPU上进行端到端训练成为可能。

🔬**多领域应用与性能提升**:IDM在图像压缩感知重建任务中,与现有方法相比,PSNR、SSIM、FID和LPIPS等指标均有明显提升。在图像补全任务中,IDM能够准确恢复复杂结构,并在医学影像领域(MRI和CT成像)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IDM还显著缩短了推理时间,降低了计算开销。

2025-02-17 20:03 江苏




关注公众号,发现CV技术之美




本篇分享 TPAMI 2025 论文Invertible Diffusion Models for Compressed Sensing,北大、KAUST、字节联合提出“可逆扩散模型”赋能图像重建,代码已开源!


任务背景

扩散模型作为当前非常知名且强大的生成模型之一,已在图像重建任务中展现出极大的潜力。扩散模型的基本实现方式是在训练阶段构建一个噪声估计网络(通常是一个UNet),并在推理阶段通过迭代的去噪和加噪过程完成图像生成与重建。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扩散模型在图像重建中的性能与效率,仍然是业界探索的重点问题。

当我们将扩散模型应用于图像重建任务时,面临两个关键挑战:

针对这两个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逆扩散模型(Invertible Diffusion Models,IDM)。这一方法通过引入(1)端到端的训练框架与(2)可逆网络设计,有效提升了图像重建的性能与效率。


主要贡献

我们的方法在图像重建任务中带来了两个主要创新:

1. 端到端的扩散采样图像重建学习框架

传统扩散模型在训练阶段的目标任务是“噪声估计”,而实际的目标任务是“图像重建”。

为了提升扩散模型的图像重建性能,我们将它的迭代采样过程重新定义为一个整体的图像重建网络,对该网络进行端到端的训练,突破了传统噪声估计学习范式所带来的局限。如图所示,通过这种方式,模型的所有参数都针对“图像重建”任务进行了最优化,重建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预训练权重与这一端到端学习框架,在图像压缩感知重建任务中,相比其他模型,我们的方法在PSNR(峰值信噪比)指标上提升了2dB,采样步数从原本的100步降到了3步,推理速度提升了约15倍。

2. 双层可逆网络设计:减少内存开销

大型扩散模型(如Stable Diffusion)采样过程的端到端训练需要占用很大的GPU内存,这对于其实际应用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瓶颈。

为了减少内存开销,我们提出了一种双层可逆网络。可逆网络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设计特殊的网络结构,让网络每一层的输出可以反向计算得到输入。

在实践中,我们将可逆网络应用到(1)所有扩散采样步骤和(2)噪声估计网络的内部,通过“布线”技术将每个采样步骤与其前后模块连接,形成一个双层可逆网络。这一设计使得整个训练过程中,程序无需存储完整的特征图数据,只需存储较少的中间变量,显著降低了训练模型的GPU内存需求。

最终,这使得我们可以在显存有限的GPU(如1080Ti)上对该模型进行端到端训练。


实验结果

1. 图像压缩感知重建

在图像压缩感知重建任务中,我们的方法IDM与现有基于端到端网络和扩散模型的重建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IDM在PSNR、SSIM、FID和LPIPS等指标上取得明显提升。

2. 图像补全与医学成像

在掩码率90%的图像补全任务中,我们的方法能够准确恢复出窗户等复杂结构,而传统的扩散模型(如DDNM)无法做到这一点。此外,我们还将该方法应用于医学影像领域,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计算成本与推理时间的优化

基于传统扩散模型的图像重建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推理时间和计算开销,而我们的可逆扩散模型IDM显著缩短了这一过程。在重建一张256×256大小的图像时,推理时间从9秒缩短至0.63秒,大幅降低了计算开销。与现有方法DDNM相比,IDM的训练、推理效率和重建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欲了解更多细节,请参考原论文。

作者简介
➣陈斌: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图像压缩感知与超分辨率。
➣张振宇: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图像重建。
➣李玮琦: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图像压缩感知与超分辨率。
➣赵琛: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研究科学家,图像与视频理解实验室(IVUL)视频分析课题组组长。她首次提出了可逆化预训练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大型预训练模型的极低显存微调。她在这一领域的代表工作包括Re2TAL(CVPR 2023)、Dr2Net (CVPR 2024)等。个人主页:https://zhao-chen.com/。
➣余济闻: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生成式扩散模型。
➣赵世杰:字节跳动多媒体实验室研究员,负责视频处理与增强课题组。
➣陈杰: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和AI4Science。个人主页:https://aimia-pku.github.io/。
➣张健: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视觉内容重建与生成、AIGC内容鉴伪和版权保护。个人主页:https://jianzhang.tech/cn/。

最新 AI 进展报道
请联系:amos@52cv.net

END




欢迎加入「图像重建交流群?备注:修补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可逆扩散模型 图像重建 端到端训练 可逆网络 压缩感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