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渡科技股价上涨,源于其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自主研发的“AI医疗大脑”YiduCore。此举旨在推动AI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创新。中信证券指出,医疗垂类大模型凭借更强的能力拓展了AI+医疗市场空间。国内AI医疗大模型已超50个,并采用先B后C战略。基层医疗资源稀缺及AI诊疗产品的高性价比是国内大模型辅助诊疗应用落地的两大驱动因素。预计2025-2029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产品B端、G端累计市场空间近200亿元,C端年理论市场空间超700亿元。
🚀医渡科技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AI医疗大脑”YiduCore,旨在推动AI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创新。
🏥中信证券认为,医疗垂类大模型凭借更强的理解、生成、多模态能力,拓展了AI+医疗市场空间。国内企业发布的AI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50个,采用先B后C战略。
💰测算显示,2025-2029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产品B端、G端累计市场空间近200亿元,C端年理论市场空间超700亿元。拥有底层模型、数据壁垒以及产品客户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医渡科技 (02158.HK)高开逾8%,截至发稿,涨8.75%,报8.7港元,成交额2.04亿港元。
消息面上,近日, 医渡科技宣布已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公司自主研发的 "AI 医疗大脑"YiduCore,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创新实践。中信证券认为,医疗垂类大模型凭借更强的理解、生成、多模态能力,从提质、增效两条路径拓展了更复杂情境下的AI+医疗市场空间。国内企业发布的AI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50个,且在应用落地层面悉数采用和美国市场相同的先B后C战略。
该行续指,国内大模型辅助诊疗应用落地具备两大驱动因素:1)基层医疗资源稀缺;2)AI诊疗智能化产品能以高性价比方式提高诊疗效率。据该行测算,2025-2029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产品B端、G端累计市场空间近200亿元,C端年理论市场空间超700亿元。拥有底层模型、数据壁垒以及产品客户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编辑/da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