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2月15日
极氪领克整合落地,安聪慧:两个品牌各自砍掉了20%的规划车型|最前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极氪与领克完成股权交割,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集团内部形成“前端独立、中后台高度共享”的运营模式。极氪聚焦30万元以上市场,领克主打20万元以上市场。2025年两个品牌将推出5款新车,产品线统筹管理后减少了20%多的产品数量。研发方面,智能化团队合并,极氪与领克将使用极氪浩瀚智驾。极氪借用领克的渠道和投资商资源,接入领克的售后体系。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的总销量目标为71万辆,海外市场占比10%。领克08 EMP与极氪7X将成为出海主力车型。领克欧洲市场将订阅模式转化为经销商模式,缓解财务问题。整合与降本是极氪与领克的关键策略。

🏢极氪领克正式合并,成立极氪科技集团,标志着吉利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

🚗品牌定位差异化,极氪主攻30万以上大中型高端市场,领克则聚焦20万以上市场,形成互补,避免内部竞争,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研发协同降本增效,合并智能化团队,统一使用极氪浩瀚智驾,降低15%的研发费用,提升技术实力,加速新车型推出。

🌍海外市场扩张,2025年海外销量占比10%,领克继续成为海外主力,极氪开启大规模出海,领克08 EMP与极氪7X将成为出海主力车型,计划新增200家海外门店,并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

2月14日,极氪与领克完成股权交割,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完成后,极氪持有领克51%股份,吉利汽车持有49%股份,领克成为极氪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极氪科技集团召开了一场媒体沟通会,极氪科技集团总裁安聪慧与多位高管,对外公布了极氪领克合并的多项细节,以及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的目标与规划。

领克的组织与汇报关系向极氪科技集团迁移完成后,集团内部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当前,极氪领克两个品牌已初步形成“前端独立、中后台高度共享”的运营模式。

在品牌与产品层面,未来,极氪品牌将以大中型车为主,聚焦30万元以上市场,领克则主打20万元以上市场。

具体车型将以产品线形式划分,产品规划、项目管理、软硬件集成、功能集成等模块规划,将由各产品线负责。在产品端,极氪与领克都形成了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方式。

目前,极氪共拥有3条产品线,分别定位高端市场、中大型主流市场、以及面向B端的未来车型。领克则拥有两条产品线,分别定位中小型车、及中大型车。

集团成立了产品委员会,对两个品牌五条产品线做统筹管理。安聪慧透露,2025年两个品牌将推出5款新车,这是产品线统筹管理后的决策成果,“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到今天为止,每个品牌大概减少了20%多的产品数量”。

研发方面,原本分开的两个智能化团队如今已经合并管理。未来,极氪与领克品牌今后都将使用极氪自主研发团队的极氪浩瀚智驾。领克900会是首个使用极氪浩瀚智驾的车型,并且领克900将使用英伟达最新的Thor芯片。

智能座舱方面,由于领克汽车在海外仍然拥有一定销量,所以暂时沿用原有的flyme座舱系统。但安聪慧表示,“未来,(智能座舱)我们一定要实现平台化”。

在智能化之外,其余研发部门也已初步实现协同开发。在去年年底,产品研发方面的整合,已经帮助双方降低15%的研发费用。

在终端的渠道与用户方面,极氪与领克独立运营,但集团成立了用户委员会,国内与海外市场的重大决策都将由用户委员会进行协同管理。

据用户委员会主任林杰介绍,极氪的门店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在下沉市场其依然拥有不少销量。如果通过铺开直营门店来扩大覆盖率,成本高昂。所以在下沉市场中,极氪会借用领克的渠道和投资商资源,同时还将接入领克的售后体系。“但两个品牌的展厅仍然会是独立的”。

中后台体系的融合,为两个品牌带来技术与成本方面的新竞争力。2025年,极氪与领克对销量有了新目标。

安聪慧表示,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的总销量目标为71万辆,其中领克39万辆、极氪32万辆。而2024年,领克销量为28万、极氪销量为23万辆,合并销量为51万。从增长40%的目标看,极氪科技集团对此番业务整合都持有信心。

并且,海外市场将占总销量的10%,约为7万辆左右,其中领克将占60%继续成为海外主力,极氪也将开启大规模出海,预计贡献40%海外销量。

出海规划下,领克与极氪计划2025年在海外新增200家门店,领克08 EMP与极氪7X将成为出海的主力车型。安聪慧表示,“极氪科技集团不仅整车出口,还要实现本地化生产,目前在积极推进中,具体进度还不便公布”。

针对两个品牌合并后的财务情况,安聪慧回应会采用多种手段解决问题。

领克品牌的亏损主因是欧洲市场销售模式。出海前期,领克在欧洲市场以订阅模式运行,对品牌盈利带来不小挑战。但2024年,领克已经开始将订阅模式转化为经销商模式,未来领克还将与沃尔沃展开用户与经销商方面的合作,尽快缓解领克欧洲的财务问题。

极氪的亏损则正在收窄。2024年前三季度,极氪总营收183.6亿元,净亏损为40.97亿元。其中,三季度极氪净亏损为11.39亿元,同比收窄21.7%,环比收窄37%。并且极氪的整车毛利率已达到15%。

从宣告合并到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三个月间,极氪与领克快速进行了组织与流程的调整。此番动作的有效成果也已初步显现。

2025年,极氪与领克共有5款新车推向市场。产品委员会的统一管理,让两个品牌之间的内耗竞争减到最小;协同研发使得两个品牌研发成本实现15%的降低;经销商渠道的合作,还将进一步扩大两个品牌的覆盖度。

随着两个品牌业务整合的进一步深入,其成本优势还将继续浮现。智能战与价格战下,整合与降本的重要性,在极氪与领克品牌上进一步得到验证。

当然,整合与聚焦不会止步于此,融合、提效将会成为极氪科技集团的阶段性目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极氪 领克 股权交割 新能源汽车 销量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