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LAB 02月15日
最拉标准版还是性价比神机?华为 Mate 70 两个月真实使用体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为Mate 70标准版采用直屏直框设计,搭载麒麟9010平台,起售价5499元。尽管在外观、耐用性和防护性上有所升级,但屏幕素质、芯片性能和影像系统相较于Pro版本均有缩水。游戏性能方面,应对中低负载游戏尚可,但高负载游戏表现吃力。续航表现良好,但快充速度较慢。在通信和外围细节上也存在一些妥协。总体而言,Mate 70标准版在各方面都做出了权衡,与旗舰定位存在差距,但可视为鸿蒙生态的入门选择。

📱外观设计:Mate 70标准版采用直屏直框设计,配色有黑、白、绿、紫四种,手感不错,并配备二代昆仑玻璃和IP68+IP69防护。

🎮性能表现:搭载麒麟9010平台,应对《王者荣耀》等中低负载游戏尚可,但运行《原神》等高负载游戏时表现吃力,功耗和发热较高。

📸影像系统:采用主摄+超广角+潜入望长焦三摄影像系统,但传感器尺寸较小,解析力一般,长焦微距功能缺失,光线复杂的场景会出现偏色。

原创 WHYLAB 2025-02-06 23:42 广东

华为 Mate 70,真香机还是韭菜机?


▼ 以下为图文版本


直屏直框、没有 3D 脸部识别、麒麟 9010 平台、要价 5499 起,华为 Mate 70 标准版真的有性价比吗?定位究竟是什么?体验真的有网上讨论得那么不堪吗?这期视频咱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没有 Mate 70 Pro / Pro+ 的四边等深微曲 + 弧框设计,Mate 70 直屏直框,一眼「标准版」,中框有收边处理,手感还是不错的。



配色有黑、白、绿、紫四种,手里这个「风信紫」颜色很浅,锦纤材质后盖,优点是耐造;



正面是二代昆仑玻璃,主打一个耐摔;还有 IP68 + IP69 防护、玄武架构也对齐了 Pro。



二代昆仑玻璃之下,是一块 6.7 英寸的 1.5K OLED 直屏。



实测手动最高亮度接近 600 nits,全局激发 1500+ nits,对旗舰来说中规中矩吧。色彩有两个模式,只有默认的「标准」做了双色域自适应,覆盖率和色准都还行;「鲜艳」模式主要对应 P3 色域,不追求色准。


护眼方面,蓝光波峰 461nm,已经迁出有害范围;不过 PWM 调光只有 1440Hz,中规中矩。所以整体看来,这块屏幕综合素质并没有超出我的预期。




不知道华为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Mate 70 用的还是上一代麒麟 9010 平台,无缘新的麒麟 9020,这也是这代标准版最大的遗憾。


游戏性能,这里咱们直接看鸿蒙 4.3 的表现。首先 15 分钟《王者荣耀》,满帧、一马平川,功耗也就 3.7W,背面 39℃,看起来还行;不过麒麟 9010 是没办法做到最高帧率和最高画质双开的,所以这里还只是 120fps + 高清画质的表现。


远的不说,就说咱们的 Mate 70 Pro+,极高帧率 + 极致画质双开,功耗更低、也更冷静,可见麒麟 9020 这一代进步之大;也很难不让人怀疑 Mate 70 标准版的定位,就是为了反衬 Mate 70 Pro / Pro+ 来的。


半小时《原神》纳塔,默认插帧,虽然上了 57fps,但是 6W 功耗和 47℃,还是挺吃力的。



还有半小时的《星铁》和《绝区零》,对它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想要玩得起,那帧率、画质、特效都得让步


所以说 Mate 70 标准版,中低负载游戏降点画质还能畅玩,但要是你就冲着中高负载游戏来的,那我劝你最好打消这个念头。



不过它的续航你倒不用担心,5300mAh 的电池,五小时续航实测下来还剩 42% 的电,紧接着重载测试还撑过了 1 小时 17 分钟,不算突出,但是保底一天一充没有问题。


快充功率只有 66W,实测完全充满要差不多 1 个小时,有点慢。不过 50W 的无线充没被砍,算是扳回一城吧。


「华为 = 信号强、网络好」,这一印象已经深入人心了,不过要注意 Mate 70 标准版用的是上一代的「灵犀通信」,性能跟 Pro / Pro+ 的二代技术还是有差距的。另外卫星通信,Mate 70 标准版只有「北斗卫星消息」,不支持 Pro+ 的「天通卫星通话」,更不支持新的「卫星寻呼」功能。

还有双扬声器外放,上面是歌尔的 1115A,下面是瑞声的 1115K。这里云听音,对比一下 Mate 70 Pro+ 的外放表现。

实际听感,Mate 70 标准版立体声其实挺明显的,不过声音比 Pro+ 单薄一点,特别是当所有乐器都起来的时候,听起来会有点糊,但已经比市面上某些同价 Pro 旗舰的表现要好了。

还有侧边指纹回归、3D 脸部识别却缺席,这些外围细节也玩起了「刀法」,不得不说,华为这方面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Mate 系列的影像不得不看,Mate 70 标准版的 Deco 模组比 Pro 和 Pro+ 小一圈,传感器尺寸也小一截,没有 RYYB 传感器。继续是主摄 + 超广角 + 潜入望长焦三摄影像,红枫原色摄像头也没有缺位。


无论主摄、长焦还是超广角,Mate 70 在大多数场景下的色彩跟 Pro+ 一样,挺准的。不过也有例外,不知道是不是算力限制了发挥,这些光线复杂的场景会有几率出现偏色,看起来不太自然,希望华为未来的固件能优化一下。


主摄继续是 f/1.4 ~ f/4.0 可调光圈,白天整体表现还不错,不过放大看,解析力就还差点意思了,像这些砖块,有的涂抹,有的锐化,看起来一块块的。还有这里,放大建筑外立面,算法介入的痕迹明显,有锯齿感。晚上的样张也同理,不放大还好,一旦放大解析力就是短板,像这些样张,这里就不展开了。


潜望长焦底不大,不过 135mm 焦距、5.5 倍长焦,原生拍得比 Pro / Pro+ 都要远。白天光线充足,色彩、曝光啥的都没问题,我觉得甚至比主摄好用。到晚上光线充足也还行,但要是暗光环境,画质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很遗憾,华为影像的核心卖点,长焦微距也没了,最近对焦距离跟 iPhone 16 Pro 差不多;要长焦微距,Mate 70 系列起码得上到 Pro 才有。还有超广角,这里简单看看样张就好,应付日常记录也够了。





视频到这里,开头的几个问题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Mate 70 标准版确实是整个 Mate 70 系列最不起眼的一款,各方面配置都动了「刀」,最终产品跟我们大众认知的「旗舰」有差距,聊「性价比」还差点意思。不过换个角度看,Mate 70 能算是鸿蒙生态最有性价比的「原生鸿蒙入门券」。


但你要有这个预算选华为,我会更推荐你考虑 Pura 70 Pro,质感和配置,特别是影像配置都要更胜一筹,现在 12GB + 512GB 官方也就 5899,省下的 100 块,还能买个自己喜欢的保护壳。



那如果再上点预算,Mate 70 Pro 会不会更值得入手呢?这个问题咱们下期再聊。好,这期视频就是这些了,如果觉得对你有些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这里是 WHYLAB,我是夏然,咱们下期再见。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华为Mate 70 麒麟9010 鸿蒙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