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2月14日
35岁后,我终于是个有“特长爱好”的人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讲述了自己对特长和爱好的认知与经历,包括求职时的纠结、对他人特长的羡慕、自己曾经的爱好与放弃,以及最终在写作中获得自我和解。

作者曾为求职表上的特长/爱好栏纠结,勉强写下阅读、电影欣赏。

羡慕有多种特长和爱好的人,如会多种技能的花臂大哥。

回忆起童年曾热爱画画但因现实原因放弃,后来因爬山培养了新爱好。

意识到爱好的意义是取悦自己,而非为获他人肯定,最终在写作中获得自我和解。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原谅猫
从小到大,我最怕面对两件尴尬事,一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跟不熟悉的人尬聊,二是自我介绍,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录入、求职表、与人聊天等各种场合。因为,势必会被问到“你的特长/爱好是什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成了一个没法脱口而出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的人。记得大学毕业面试时,在冰凉的大理石桌面上填写一张求职表,整张表填得满满当当,只有“特长/爱好”那一栏还空着。仿佛一个把大题、难题放到最后做的应考生一般,我反复审视着这道题,思考我所求岗位与此栏之间的联系与非填不可的必要性,脑海里迅速抓取过往的时光片段。

我曾参加过演讲比赛,还爱看书,可这该怎么填,擅长演讲跟看书?人家那些琴棋书画,歌舞曲艺才叫做特长吧。我这种能拿得出手吗?

《请回答1988》剧照
爱好又该怎么填呢?我不爱运动,也不爱唱歌跳舞,闲余时间最喜欢的就是看日剧,可在求职表上写下“爱看剧”,恐怕人资以为我是个没追求,不上进的人。不要说人资,无论你跟谁说出这样的爱好,恐怕都会被认为是个闲得无聊打发时间的无趣之人。

最后,在百般纠结之下,我终于勉强在“特长/爱好”里写下“阅读、电影欣赏”。写完后,我偷瞄了一眼其他人表格里那一栏——“读书、戏剧评论”,跟我这个也就半斤八两嘛,顿时如释重负。巧合的是,此后这么多年,我居然一直从事跟阅读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冥冥中自有注定。

我曾经很在意自己没有特长这件事。对我而言,它说明你从未曾为了某件喜欢的事而坚持过、练习过、取得成绩过,是一个没有恒心和趣味的人,它仿佛是人生残缺的证据。

花臂大哥绚丽的小红书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接触一些斜杠青年,有一位大哥,人很酷,两条纹着绝美浮世绘的大花臂,会做行业里最高级的图书设计,也能十年如一日玩打击乐玩到登台演出不怯场。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记录异国最不为人知的美,也会在九曲十八弯飚最狂野的摩托,差点将同样绝美的大花腿献祭给“秋名山”。
然而当他坐在你面前的时候,他羞涩又话少,问一句答一句,还经常红着脸摆手说“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小黄老师您不要再夸我了。”

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我羡慕呢?既有能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特长,又有能随心所欲、自在独行的爱好,是心系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的我最羡慕的那一类人。我问他是怎么拥有这么多特长跟爱好的呢?他又羞涩一笑,大花臂挡着额头说:“从小就爱玩,瞎鼓捣呢。”

你看,人家瞎鼓捣,鼓捣出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技能和货真价实的体验,而我呢?连“特长/爱好”那一栏都是在长大后培养出来的,且动辄半途而废,偶尔还会怀疑自己,我是否为了能拥有一项“特长/爱好”而刻意为之?

《未生》剧照
回想一下,曾经年少的我,也不是没有特长跟爱好的。

五六岁的时候,父亲给我做了一块小黑板,还送给我一盒粉笔。笔是可以创造世界的。当我拿起笔,画出来心里所想象的画面,也把一件喜欢做的事装进了心里。画着画着,就画到了初中。身在县城里的我,第一次接触水粉画,还记得美术课上画的荷花让老师眼前一亮。她推荐我去参加美术比赛,甚至愿意亲自免费为我指导。但那时候,家里关了经营了五六年的店,父亲出门去打工了。

虽然那时候县城的信息很闭塞,却清晰知道学美术是遥不可及的路,更是不可预估的无底洞。连美院毕业的老师都时常被人在背后议论“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去学美术,就会烧家里的钱。”我几乎很果断地拒绝了参赛,也非常怕成为“烧”家里钱的罪人。收起画笔,拿起钢笔,是那时候最不出错的选择。

画画大概是我童年里坚持时间最久也最遗憾的特长。如今看到自己为了给插画师讲解构思而画的火柴人,抽象到不敢相信自己曾经也有过一点美术功底。年少时丢弃的东西,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
画给插画师的抽象火柴人,能看出来要表达什么吗?
工作之后,我跟家属相恋结婚。那时候家里就我们两个人,时常想法子打发周末时间,看电影逛街什么的都太常规,时间久了也觉得没意思,家属便建议去爬山。我们的家乡同在多山地区,起初我对这个提议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但架不住曾经“看日剧”的爱好早已抛弃,在家实在无聊,只好答应。

第一次爬就挑战了一个有难度的——华山。时值七月初,一个傍晚,两个愣头青穿着短袖短裤帆布鞋就跟着大部队上山了。起初觉得华山不过如此,就是不断地走啊走,连着走了五个小时,直到走到“手可摘星辰”的光景,才发现漆黑的山顶上全是人。与我们不同的是,几乎每个人都裹着厚厚的棉衣和登山服,还有不少人就地搭起了帐篷,准备在山顶过夜,迎接日出。夜黑天高风怒号,呼呼的山风擦过冰凉的小腿之时,我俩才意识到这次行动有多么冒进跟不靠谱。慌忙在山顶的小木屋里租了两套军大衣,像两只雪后依偎在一起取暖的瑟缩麻雀,度过了虽为盛夏却冷若寒冬的华山之夜。
第二天清晨,天边亮起云霞,人群开始骚动,人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日出时分的惊喜。我俩面面相觑,赶紧也摸出兜里的手机拍照。但最后发现,再精巧的相机,也难敌五亿像素的眼睛。任何美景,用双眼看到的,永远是最真实最震撼的。

愣头青勇闯华山留念
下山时,上天对两个毫无准备之人的惩罚还在继续。大腿面跟髋骨疼得仿佛不是自己的,加上在山顶吹多了风,脑袋沉沉的,下山简直比上山难了不知多少倍。好不容易把两条腿挪到了缆车站,感觉整个人都重生了。

坐在透明缆车里,看到壁立千仞,不禁心惊胆战,但也佩服自己居然征服了这么险峻的山。回家之后,睡了整整一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跟家属一起赶赴迪卡侬,给自己从头到脚置办了全套的爬山装备。我跟家属会心一笑,从今以后,我的“特长/爱好”一栏,可以光明正大地写上“爬山”了。

那之后,确实又去爬了不少山。沿着秦岭一线,大大小小有不少山,知名的太白山、翠华山,不知名的就数不胜数。每一次登顶,都觉得自己又攀上了人生另一个高峰,也再一次将“爬山”的爱好坐实。不仅自己爬,还经常鼓动朋友一起爬,帮他们做攻略。不得不说,很有点儿为了自己的爱好“立人设”的虚荣心。每当听朋友跟人介绍“她爬过好多山”的时候,心里的小手就给自己呱唧呱唧。

可惜,这个“爱好”持续了几年之后,因生了小孩而打断暂停。两个人围着一个需求很多的小baby转,没法把做父母的责任扔给老人而自己跑去爬山。直到孩子两岁之后,有一次无意间走错路,带孩子盘桓着爬上了一座小山,一路上摘野果,捡树叶、蜗牛壳,孩子兴奋异常,而大人也觉得神清气爽,才忽然意识到,这项“爱好”说不定又可以重启,而且还能将其转化成全家人的共同爱好。

老人感叹道:“以前农村没有公路,经常从这个山头走到那个山头,一走就是大半天,觉得辛苦异常。现在日子过好了,爬山反倒成了一项休闲爱好。”

是啊,以前的诸多种种,都是为了生存,阴差阳错不得已成了“技能”或“特长”,而今却不一样了,成了愉悦自我的心理慰藉。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只要能取悦自我,又何尝不是一项好“爱好”。
《三十而已》剧照
话虽这么说,但当在年会上看到平日轻声细语的小姑娘,在舞台上拉着二胡名曲《赛马》,那神采飞扬的样子和全场不断的掌声,这反差让我大为震撼。

我声音还不错,曾有合作的老师说你可以去做播客,我想了想觉得不行,不专业,也没时间;我曾对口琴很感兴趣,觉得那复古低调的琴音很适合为过去的故事做背景曲,可学了没两天,发音规律太难记,于是作罢;小时候还跟着父亲学过书法,字写得不错,但好多年没练,给人写对联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感兴趣的事很多,想做的事也很多,但下定决心做的、坚持下来做的,却凤毛麟角。没有特长,也便是情理之中了。

我问家属,你羡慕那些有特长的人吗?在我看来,他跟我也是半斤八两,没有特长,除了个高腿特长。他果然不负所望,坦言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特长。

“但是,我喜欢跑步,游泳,种菜,散步……”他掰着指头算,还很傲娇。

“种菜,散步也能拿得出手?这是特长吗?”我耻笑他。

“这虽然不是特长,但是我的爱好。你想想,吃过晚饭后,夕阳西下,月上柳梢头,在路上慢慢走着,感受时间跟气温的变化。而且,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在城里也能看清楚星星了。而早几年,污染严重,是看不到的。”

我被他折服了。他是热爱生活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爱好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不违反公序良俗法律法规的基础下,做喜欢的事取悦自己,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与夸赞,更没必要执着把爱好变成特长。

《我是余欢水》剧照
而我总是执着于培养一项特长或爱好,归根到底,还是想得到世俗的肯定与夸赞啊。
公司入职了几名大学刚毕业的新员工,例行在晨会上做自我介绍。一个性格很开朗的女孩说:“我的爱好是喊麦,还很擅长打麻将!大家如果有一样的爱好,欢迎来找我玩!”

紧接着,“收集痛卡”“当游戏主播”“给小猫剪指甲”等五花八门的特长和爱好出现在我眼前。

00后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想到十余年前我求职之时,为了填写一项“高雅”的、拿得出手的爱好而搜肠刮肚遮遮掩掩的样子,跟如今小朋友们的敞亮自信相比,反而相形见绌。

也许,想要有一项特长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是骨子里不自信的表现吧。如果有一天,我像这位小姑娘一样,大胆地说“我的特长是可以连续吃七天麻食不带厌烦的”,可能我就真的不在意这件事了。

去年,因为无意间写了一篇童话故事,被一位编辑评价写得不错,我便坚持写了一年。写故事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可以将脑海里的想象诉诸笔端,与小时候画画的感觉十分相似,酣畅又快意。

前几天,我投了一篇稿子给一位编辑,编辑老师发来消息:“您是专职还是业余写作呢?”我回复是兼职。老师又发过来:“文学作为一种爱好,是最佳选择,继续加油。”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在瞎看看、瞎写写
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外人看来喜欢看书、喜欢写点儿东西就是一种爱好或特长,可曾经的我却遮遮掩掩羞于承认。我为自己一直坚持下来看书写作而感到开心,也为自己终于在35岁“高龄”,在关于特长与爱好的漫长纠结与拉扯中,获得了自我和解感到开心。

人终是要肯定自己,取悦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啊。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雅婷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长 爱好 自我和解 写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