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2月14日
[视 点] 专家学者共议 数智时代网络传播伦理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暨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聚焦数智时代网络传播伦理问题。专家学者们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在问题,如内容可信度差和数据偏见,并强调加强研究与审查,形成统一治理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专家们指出人工智能算法受编写者价值观影响,需科技工作者与人文社会学者跨学科合作,共同应对网络空间新问题。会议还强调了厘清网络空间各参与主体伦理责任的重要性,包括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法律法规支持,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智能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网络伦理对话。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在语言理解、内容生成和知识推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同时也存在数据偏见、个人隐私、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与审查。

🤝 人工智能算法的编写受到编写者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需要科技工作者与人文社会学者共同努力,开展跨学科的合作与对话,以应对人工智能加持的网络空间中遇到的新问题。

🛡️ 解决人工智能引发的网络伦理问题,当下重要的一点是厘清网络空间各参与主体的伦理责任,具体包括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方面的工作。

🌐 针对人工智能,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完善智能化服务体系,强化能力建设,以及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国际网络伦理的对话与交流,在制定国际统一的网络伦理标准中发出中国声音。

【热点追踪】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近日,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暨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等的专家学者就数智时代网络传播伦理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生成结果不稳定、内容可信度差、知识时效性不强、缺乏创造性等问题。”会上,同方知网副总经理兼《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辑肖宏分享了自己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思考。他认为,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具有令人惊艳的语言理解、内容生成和知识推理能力,但在面向行业领域和企业具体业务时存在先天的不足,可能出现数据偏见、个人隐私、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问题。他建议,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与审查,并形成统一的治理制度。

    “人工智能算法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编写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编写者个人的价值观、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让算法向善,不仅是编写算法的科学技术人员的问题,也是人文社会学者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唐绪军指出,科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工具和方法,而人文社科知识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类自身和社会的框架。要应对在人工智能加持的网络空间中遇到的新问题,需要科技工作者与人文社会学者共同努力,开展跨学科的合作与对话。

    对于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引发的网络伦理问题,唐绪军认为,当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厘清网络空间各参与主体的伦理责任。具体包括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方面的工作。当前对于网络空间参与主体伦理责任的边界划分十分模糊,这不利于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建议,针对人工智能,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完善智能化服务体系,强化能力建设,以及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国际网络伦理的对话与交流,在制定国际统一的网络伦理标准中发出中国声音。

    此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辽宁省期刊协会联合主办。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络伦理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 伦理责任 跨学科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