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分布于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
1879年,沙俄军官、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首次在野外发现该物种,随后普热瓦尔斯基率领探险队先后3次进入中国准噶尔盆地奇台至巴里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带捕获、采集普氏野马标本,并于1881年由沙俄学者波利亚科夫正式定名为“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 Poliakov, 1881)。
由于普氏野马生活于极其艰苦的荒漠戈壁,缺乏食物,水源不足,还有低温和暴风雪的侵袭。而人类的捕杀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更加速了它消亡的进程。在近1个世纪的时间里,普氏野马的分布区急剧缩小,数量锐减,在自然界濒临灭绝。蒙古西部在1947年曾经捕捉到过1只,当时送到乌克兰的动物园饲养,此后就再也没有发现过普氏野马。
20世纪60年代,蒙古国首先宣布野生普氏野马灭绝,而中国内新疆作为普氏野马的故乡,也由于俄、德、法等国的探险队不断大规模捕猎,并将28匹马驹偷运出境,加之国内大批捕杀,到20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也基本宣布消失。到1985年,分布于美、英、荷兰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存活普氏野马仅有700多匹,而且是圈养和栏养的。
1986年8月14日,中国林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专门机构,负责“野马还乡”工作,并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疆吉木萨尔县建成占地9000亩全亚洲最大的野马饲养繁殖中心。随着18匹野马先后从英、美、德等国的运回,野马故乡结束了无野马的历史。
2018年9月27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向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放归15匹普氏野马,6公9母。即普氏野马在新疆的野外种群数量达到221匹。
那么当时为什么不在国外找找有没有华南虎的个体呢?民国时期国外在我国捉了不少年幼华南虎的,它们分别被饲养在动物园和马戏团里,以前的“地坑狮虎斗”以及那个最后用水枪冲开和雄狮打斗的那只老虎都是华南虎!
如果那个时候想到这一点或许能找到华南虎的个体,也不至于华南虎一直是6只的基因,一直近亲繁殖,导致各种基因缺陷,弓背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