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2月13日
[制 造] 国内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下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凌风号”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在吉林下线,可提升“沙戈荒”地区能源供应能力,助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它功率等级可柔性配置,突破多项技术瓶颈,能应对特殊环境并保障电网稳定。

“凌风号”是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功率可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拓展。

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约3800万度,提升风资源利用率,是挺进“沙戈荒”的“驭风利器”。

突破多项行业技术瓶颈,设计从实际出发,配备多种先进技术,提升环境适应性和电网适应性。

适应“沙戈荒”环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杨仑)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近日在吉林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成功下线。这是国内首个成功下线的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将提升“沙戈荒”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助推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凌风号”的功率等级可实现11兆瓦至14兆瓦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拓展至超250米。以年均风速7.5米/秒计算,“凌风号”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约3800万度,比上一代机组提升了15%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有效提升“沙戈荒”地区风资源利用率,成为“陆风时代”挺进“沙戈荒”大基地的“驭风利器”。

    “‘凌风号’机组突破了风电长柔叶片设计、大功率机组吊装运输等行业技术瓶颈,以高可靠性、高模块化、高智能化、高环境适应性和电网友好性为技术亮点,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中车启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靛说。

    为了实现凌风送能、驰骋沙海的目标,该机组在设计伊始,就从应用实际出发,整机功能、布局模块化程度高,电气设备配置方案按需定制,整体、分体各类吊装运输方案灵活可选。机组配备了超1000个传感测点,应用载荷感知、系统控制等多种先进控制技术,实现整机全域感知和风险提前预警。

    据介绍,针对“沙戈荒”地区多沙石、风蚀和强紫外线的特殊环境,“凌风号”配备了高性能前缘防护材料、完善的防尘密封和表面防护体系,大幅提升了机组抵御环境侵蚀的能力;风机具备强电网适应性,能够在电网结构复杂、线路阻抗变化大、负荷波动频繁等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中国中车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清洁能源装备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王靛说:“‘沙戈荒’地区远离负荷中心,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研制适应‘沙戈荒’环境的风电机型,能够提升这些地区风电的并网能力,增强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凌风号 沙戈荒 能源供应 技术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