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经历了一段波动期。
自1月中旬开始,港股迎来一波强劲的反弹,随着月末DeepSeek横空出世,科技板块的热情被点燃,进一步提振了整体市场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指数 (800700.HK) 1月13日至今最大涨幅已经超过25%,确立了技术性牛市。尽管今日港股市场涨势暂歇,但恒生科技指数仍录得15%的升幅,领跑全球市场。

恒生科技成分方面,牛股频出,如 中芯国际 (00981.HK) 年内涨幅达42%,小鹏汽车-W (09868.HK) 涨32%, 比亚迪电子 (00285.HK) 涨逾31%, 阿里巴巴-W (09988.HK) 涨超27%, 小米集团-W (01810.HK) 涨超23%屡创新高。

本轮港股上涨的驱动力是什么?
据Wind,恒生科技指数的上涨有三个大方面的基础,分别是:政策利好、资金助推以及中国科技产业连续重大突破。
政策层面上,内地利好政策频出,有些立足于促消费稳增长,有些则支持科创企业、高端制造、AI、芯片等行业发展。
资金层面,2024年南下资金全年净买入额达8078.6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5倍,创最大年度净买入规模。2025年1月,南下资金月净流入额1256亿港元,创2021年2月以来单月最高,为历史月度第三高。同时,国际资金也开始青睐中国资产。海外机构如高盛、德意志银行等积极看多中国股票,认为港股估值具有优势,吸引了国际资金流入。
科技产业层面,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进展,叠加机构对AI应用层爆发潜力的乐观预期,推动了科技股投资情绪的持续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热情空前高涨。
昨日,通过港股通的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额的近一半,净买入量达到165亿港元,创自12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申万宏源分析师也表示,近年来,港股通资金占大市成交比例不断抬升,2024年四季度至今,港股通资金占大市成交比例在多数交易日均为20%-25%,港股通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

目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配置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港股市场当前的资金流入主要来自于ETF等被动型基金。此外,市场的做空比例已经开始减少,且市场的换手率也有所回升,这意味着市场的交易活动在增加。

因此,申万宏源认为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仍然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如果出现FOMO效应,那么股市的涨势也可能会更加迅猛。
此外,据香港电台,香港特区政府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月底公布,香港总商会提议,扩展跨境理财通计划至内地其他主要城市,并扩大产品范围。针对沪港通及深港通,建议放宽“南向通”合资格投资者的门槛,豁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透过沪港通购买香港股票的20%税款。
后市怎么看?
展望2月,中信证券喊出,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在形成,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交易更加极致,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
有市场观点认为,在港股,憧憬“长牛行情”的乐观情绪可谓比A股更加沸腾,受益于美联储降息,以及国内货币刺激政策提供的流动性支持,港股可谓吃到“中美双重流动性红利”,叠加近期DeepSeek引爆中国AI投资狂潮之后,港股作为外资投资中国市场的门户,可谓是对冲基金等外部资管机构投资中国公司的最佳切入口,引发外资蜂拥至港股。
海外大行方面,唱多中国资产的发声不断,呼吁外资机构增配中国资产。
德意志银行2月5日发布研报称2025年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年,中国股票估值折价的现象将消失,A股和港股的牛市周期已于2024年开启,全球投资者普遍低配中国资产,未来需要调整投资组合,以避免错失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美国银行策略师建议做多中国股票,预计美国股市在2025年初停止持续上涨后,其领先优势将继续消退。
富达投资组合经理Taosha Wang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称,富达国际已经增持了中国股票,并给予超配,中国市场的“动物精神”正在回归。报道称,Taosha Wang表示,除了经济基本面和“动物精神”之外,令人兴奋的新人工智能工具也会带来机会。Taosha Wang指的是DeepSeek。
而在去年豪言“买入一切中国资产”的美国亿万富翁大卫·泰珀(David Tepper)旗下对冲基金Appaloosa LP在第四季度显著增加了该基金在美股市场两大中概巨头——中国互联网巨头 阿里巴巴 (BABA.US) 和 京东 (JD.US) 的持股比例,根据本周的一份证券投资备案报告显示,这两家公司成为他对冲基金的最大头寸之一。
如何押注中国资产?善用投资主题功能,打开富途牛牛>市场>ETF>主题ETF>中国概念ETF,把握投资机会。

编辑/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