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2月10日
俄罗斯打造等离子体火箭发动机:将航天器送至火星仅需一个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推出了一种等离子体电力火箭发动机,声称能在一到两个月内将航天器送至火星。该发动机采用双电极结构,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以氢气为推进剂,将粒子加速至每秒100公里。目前,实验室原型机已研制成功,正在进行地面测试,预计2030年推出飞行版。发动机以脉冲周期模式运行,功率高达300千瓦,连续运行时间超过2400小时。尽管初始发射仍需化学火箭,但进入轨道后等离子体发动机将发挥优势,并有望用于行星间货物运输。

🚀 **速度革命**: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研制的等离子体电力火箭发动机,有望将火星旅行时间缩短至一到两个月,重新定义了太空旅行的速度标准。

⚡️ **技术核心**: 该发动机采用精密设计的双电极结构,通过强大的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实现能量的高效转换,并使用氢气作为推进剂,将粒子加速至每秒100公里的惊人速度。

🧪 **研发进展**: 实验室原型机已成功研制,并在特罗伊茨克研究所进行严谨的地面测试,优化运行效能,为2030年问世的飞行版发动机奠定基础。发动机以高效的脉冲周期模式运行,功率高达300千瓦,连续运行时间超过2400小时。

🌌 **应用前景**: 尽管初始阶段的轨道发射仍需依赖传统的化学火箭技术,但进入预定轨道后,等离子体发动机将接管任务,并被视为未来行星间货物运输太空拖船的理想动力选择。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公布了一种等离子体电力火箭发动机,据称该发动机能够在短短一到两个月内将航天器送至火星。等离子体火箭发动机作为一种前沿的电动推进系统,其核心在于精密设计的双电极结构。在这一架构中,带电粒子在强大的电场作用下,于电极间穿梭,实现了能量的高效转换。

该技术凭借前所未有的速度潜力,重新定义了太空旅行的速度标准。其采用氢气作为推进剂,通过精密调控,将电子与质子等带电粒子加速至每秒100公里的惊人速度,为星际航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

目前,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特罗伊茨克研究所已成功研制出该发动机的实验室原型机。该原型正经历一系列严谨的地面测试程序,旨在优化其运行效能,并为预计在2030年问世的飞行版发动机奠定坚实基础。项目科学顾问康斯坦丁?古托罗夫透露,发动机以高效的脉冲周期模式运行,输出功率高达300千瓦,且已验证的连续运行时间超过2400小时,充分满足单次火星任务的需求。

为确保测试环境的真实性,研究团队精心打造了一个模拟太空条件的实验平台。该实验舱直径4米,长14米,集成了尖端传感器、高效的真空维持系统及散热装置,为发动机测试提供了理想的测试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初始阶段的轨道发射仍需依赖传统的化学火箭技术,但一旦航天器进入预定轨道,等离子体发动机即可接管,发挥其独特优势。此外,该技术还被视为未来行星间货物运输太空拖船的理想动力选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等离子体火箭 火星 太空旅行 俄罗斯 Rosat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