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2月10日
县城影院票价过百,春节档看穷年轻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火爆,《哪吒2》等影片狂揽近百亿票房,但与此同时,县城电影票价上涨现象引发关注。部分县城票价甚至高于一线城市,让返乡人群直呼“背刺”。票价上涨背后,是制片方、发行方和影院三方利益博弈,以及春节档的特殊市场环境。面对高票价,年轻人观影更加注重性价比,选择更加谨慎。高质量内容如《哪吒2》仍能吸引观众,但电影市场需要更多优质作品来赢得观众的信任和支持。

💰**春节档县城票价“倒挂”现象:** 2025年春节档,部分小县城电影票价飙升,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引发返乡观影人群不满。例如,河南周口《哪吒2》票价高达70元,江西小县城票价也接近80元,让消费者直呼“太离谱”。

🎬**票价上涨的三大原因:** 票价成本是三方(制片方、发行方、影院院线)逐利的结果;档期因素,春节档是影院盈利的重要时期,提高票价以保障全年运营;地域因素,县城影院数量有限,春节期间供不应求,导致票价溢价空间更高。

🤔**当代年轻人观影新趋势:** 随着“性价比”观念盛行,年轻人观影更加谨慎,曾经的娱乐消遣变成了选择性消费。他们更倾向于观望口碑,避免为低质量影片买单。2025春节档口碑与票房成正比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哪吒2》的启示:** 《哪吒2》的成功表明,高质量内容是赢得观众的关键。即使在高票价的情况下,观众也愿意为优质作品买单。电影市场需要更多像《哪吒2》这样的作品,以尊重观众、赢得市场。

2025年春节档,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为代表的6部影片7天狂揽95.10亿元票房,观影人次高达1.87亿,创造了历史纪录。《哪吒2》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与观影人次第一,“久旱逢甘霖”的狂热氛围也吸引着很多观众重新走进影院。

每逢春节倍花钱。不少影迷正在发现,不光一线城市的影院票价开涨,四线小城的票价更是一路狂飙,有的甚至单价过百元,几乎与一线城市票价形成“倒挂”,狠狠收割了一波本地和返乡观影人群。

我在小县城,花上百块看电影

看完春节档的6部电影,需要花多少钱?对95后刘媛来说,这个数字将高达420元。

大年初三,坐标河南周口,刘媛带着家人去看了《哪吒2》,70元一张的电影票,接近平常观影票价的两倍,比一线城市部分影院50-60元的票价还要贵一些,一家四口仅购票就花费近300元。

虽说如此,对刘媛来说,总体可以接受,“一家人只有过年才会团聚,看电影算是传统的消遣方式。城里影院只有三四家,能买到票挺不错了,而且春节就是会涨价。幸好《哪吒2》口碑不错,值回票价,没遇上烂片。”

上一部刘媛全家看的电影,还是3年前上映的《你好,李焕英》。

图|春节档影片更青睐合家欢类型

同样是小县城,来自江西的小周则感觉80元一张电影票“太离谱了”。

在提前一天预定影票时,小周就感受到了票价69.9元起的震撼,考虑到过年涨价,她咬咬牙先买了两张77.9元的核心位置,等到当天临时想加票时,却发现不仅没有好座位,原先69.9元的边缘座位都涨价到了79.9元。

就这样,三张票就花了小周235.7元。她说自己以往看电影都是卡点进场,这次看电影则是一分一秒都不敢错过:“全是钱啊!”

事实上,被县城春节档票价“背刺”的不在少数,不少县城影院的定价甚至远超一线影城。

仅以今年一骑绝尘的《哪吒2》为例,猫眼数据显示其平均票价为50元左右,称得上“物美价廉”,但天南海北的小城网友对此表示,此价只可远观。

图|来自四川县城的网友晒图

大年初三,坐标安徽六安的刘女士发现某连锁影院的票价飙升到了142.9元/人,她咬咬牙买了影院200元左右的包年尊享卡,才享受到了单张降价50元的优惠。

大年初八,在黑龙江七台河市勃利县,小樊仅在影院买了一张2D票就花费90元。

来自江西十八线小城的00后大学生苏阳也发现,某家品牌影城不同电影的每日标价相差无几,唯一不同的是“时段售价”:稍微好些的时段,单票80元以上;稍微好些的位置,至少90元一张。有的影院,观众还要自掏腰包购买3D眼镜,淘宝上售价一般15-20元一副。

苏阳说:“没想到在人均三四千工资的小城,能享受到与上海比肩的物价。”

他打算等影片流媒体上映,直接在平台观看,“什么钱都不花”是最后的反抗。

三大原因,让县城电影票变贵

县城电影票价贵,有这一体感的人,更多来自大城市返乡者,因为会在城乡两地做对比。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4日,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52元。而在2024年,县域影院平均票价较省会城市高出18.6%,热门档期单片价差甚至突破30元。有声音认为,已出现了一种“价格倒挂”的行业趋势。

县城影院“背刺”打工人的背后,来自三方面原因。

●从票价成本来讲,票价高是三方逐利的结果。

国产电影分账模式里,票房收入归属于制作方、发行方和影院院线三方,不是一家通吃,而是三方合吃。

所以影院并不能完全自主决定票价,还要考虑到其他两方的利益博弈。低价多销未尝不是影院寻求竞争优势的出路,但低价模式并不利于实现三方共赢。

按照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的《发行放映协议》,院线在售票时要基于三方协定的最低票价,定价更高按照实际票价分账,定价更低也要按照约定售价统计票房收入,如有差额需要影院和合作机构补齐,以规避自身风险。

图源: Pexels

制片方面临高昂的制作发行等成本,影院也要考虑自身的运营成本和场地租金,调高售价、降低眼前风险就成了更加稳妥的方法。

●从档期来看, 业内流传着一句老话“得档期者得天下”。

从2019年到2023年,春节档票房占比虽因疫情有所波动,但总体逐年升高。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票房占比9%、2021年占比16.6%、2022年占比20.35%。

虽说高票价背后并不一定是高利润,但调高春节档定价,一定程度上更能保障影院全年运营的安稳。

●从地域来讲,县城票房市场占比已超过半壁江山。

猫眼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档里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增长至58.9%,达到近五年内最高水平。

县城影院数量有限,如遇春节,高峰期座位更是供不应求,地域影院在定价上就拥有了更多的砝码、更高的溢价空间。

对县城影院来说,“一年赚一次,一次赚大钱”是春节档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盈利模式下,平常冷清的生意与春节档的一票难求对比强烈,影院选择夸张的涨价幅度不足为奇。

图源:Pexels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县城影票都一路狂飙。

来自四川南充的00后琪琪购买了150元3张影票的套餐,座位和时间任选不说,还赠送爆米花与可乐。

坐标河北唐山的大朱到手价则更为便宜,单张《哪吒2》的票价仅有45元。

这也体现了县城消费的好处,无论高价低价,总有适合不同人群的去处。

当代年轻人观影新趋势,只看性价比

小何是一位小城电影爱好者,但近几年,他走进电影院的次数越来越少。

2021年,他看了11部新电影,观看《误杀2》时感觉如坐针毡。在2022年看的7部和2023年的9部电影里,他对《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编辑部》心满意足,同时大骂《想见你》是贩卖情怀的烂片。

到了2024年,小何的年度院线观影数量直接降到了6部。不同于以往“高低都要尝尝咸淡”的玩味儿心理,“不敢买,等等再买,谨慎消费”成了他的购票守则。

他并不是个例,大众对电影的热情确实在消退,这印证着所谓“行业寒冬”的说法。

据灯塔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4全年57%的观众只看一次电影,观影人数从5亿人降至4.3亿人,人均观影频次从2.6次降至2.3次。

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也在下降,这意味着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进场观影、贡献票房了。

在“性价比”当头的年代,精打细算的新一代们,同样期待能在电影消费上获得同等回报。观影上一个消费习惯的变化是,曾经能轻松买单的娱乐消遣,现在成了有待考验的选择性消费。在影片上映时,年轻人们更愿意持续观望,确定口碑好、风险小才愿意买票入场。

图 | 网友评选的低口碑影片,近些年层出不穷

这也怪不了年轻人。前有2019年的《上海堡垒》,后有2024年的《749局》,癫剧烂片频出的大环境容不得观众想看就看,毕竟谁的钱不是钱,谁的身心健康不重要。

用“性价比”这个词用来形容影视商品,恰恰是当代年轻人拒绝情怀捆绑、消费意识觉醒的体现。2025春节档口碑与票房成正比的数据也说明了一切。

今年《哪吒2》爆火,一票难求、票价太贵的吐槽声非常明显,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心甘情愿为此买单。

在年轻主力趋于观影保守的同时,需求压力传导到了电影市场的供给端。如何破局,预测票房已过百亿的《哪吒2》,或许能给行业一个解题方向。

——用作品尊重观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李果果,编辑:龚正,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春节档 电影票价 县城消费 性价比 哪吒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