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 02月10日
20年前风靡全国的千千静听,怎么还有人在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在2025年仍有人使用千千静听这款老牌音乐播放器的现象。尽管现在流媒体音乐平台占据主流,但千千静听以其简洁的界面、纯粹的听歌体验和对本地音乐的支持,吸引了一批忠实用户。文章还回顾了千千静听的历史,以及它如何在众多播放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即使在今天,千千静听依然保持着最纯粹的模样,陪伴在爱好者身边,照亮他们生活中的一方世界。

🎧 千千静听以其简洁的页面、支持多种格式和基础功能,提供了“纯粹地听歌”的体验,没有广告弹窗,也不会推荐歌单,让用户专注于音乐本身。

🎵 千千静听承载着超越播放器的价值。在Windows上,它以免费、无广告、支持中文、能搜索歌词、支持多种格式等特点,以及采用虚拟内存技术,在体验和门槛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

👨‍💻 千千静听的开发者郑南岭坚持免费,并通过与用户聊天对话了解需求,赢得了用户的尊重。即使在被百度收购后,千千静听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于老一代网民的电脑中,保持着最纯粹的模样。

原创 差评君 2025-02-10 00:00 浙江

永远的千千静听



你,用哪家平台听歌?


QQ、酷狗还是网易云,或者 Apple Music、 Spotify ?


大家答案也许有很多,每个人也能说出各自的理由。但不是差评君说啊,你答案再酷炫,它大概率还是局限在这些流媒体音乐平台。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此时此刻,国内正有一波人听歌压根不按常规套路,因为他们选择——


千千静听。


看到这,差友们可能表示不理解:千千静听?哥们上次用它,还是在家里那台 Windows XP 电脑上听着《 香水有毒 》,这玩意现在能用吗?


别急,只要你想,就是 Windows 925 你也能用。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差评君刷到一条推文,说有人复刻了千千静听每个版本的官网,还有各种音效插件打包下载。


点开链接后,就能看到作者把 3.8.2 版本到 7.0.4 版本的官网,都复刻出来了。


比如点击 4.6 版本就会弹出这个页面。网页上挂着千千静听的截图,特性里写着那些早已不能算优势的功能介绍,友链里还贴着世界之窗浏览器,华军软件园的网址。


当然,这位作者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差评君发现他居然收集了每个版本所对应的安装包、解码器、第三方图标、皮肤、工具等等。


可以说,甭管你爱哪个版本的千千静听,喜欢哪款皮肤,在这网站都能下到,包你满意。


不过由于安全性未知,差评君下了一个 5.0.1 版本放在 Win11 虚拟机里试了一下。


或许这是某个大佬修复过的版本,总之 05 年的千千静听居然在 25 年的 Win11 里跑起来了。


此时只要放首老歌,再换个背景,有那么一瞬间,差评君感觉自己回到了 2006 年。。。那是我颜值超过吴彦祖的一年。


注意,这是来自 2025 年 2 月的截图  


当然,咱普通用户想在 2025 年用上千千静听,其实并非这么简单。。。


如果没有这个网站,你可能要自己去搜资源,自行判断安全性。安装时,还要时刻注意一些来自赞助商提供的 “ 免费工具 ” 。这种情况,在千千静听被收购后的版本里会更常见。


此外,你可能还会遇到软件适配问题。


像差评君第一次点开时,也遇到了不断弹窗的情况;因为歌词服务器早已停止,歌曲也无法搜索歌词,只能自己下歌词或者修改歌词服务器。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既然这么折腾,真会有人用吗?是 Apple Music 音质不行了,还是网易云音乐的推荐不准了,或者 Spotify 的曲库不全了?


其实只要在互联网上搜一下,你就会发现用千千静听的人,大有人在。


有小红书网友说自己电脑换了好几台,但千千静听从未离开过;有人说十几年来一直用千千静听,而且只用经典的 orange 皮肤。


在一家淘宝店,售价 2 元的千千静听安装包,早已卖出 400 多份。


在技术论坛,还会有开发大佬愿意为千千静听编写一个歌词服务器插件,以便正常显示歌词。


而千千静听的百度贴吧,更是成为爱好者抱团取暖的地方。


今天你分享一个 Windows11 完美版本,明儿我分享一个风格搭配的皮肤。


遇到无法显示歌词,无法播放 FLAC 这些问题,也有人积极分享解决办法。


其实文章写到这里,差评君也大概明白为啥还有这么多人在用千千静听了。原因有两点,我大概分析下。


首先,千千静听能让你听歌。注意,我指的是 “ 纯粹地听歌 ” 。


在当下,纯粹听歌有多难?


我相信很多差友,早就看够了音乐 App 里那些骗赞的伤感评论,也压根不想从音乐 App 那借钱,看直播,刷视频。


拜托,哥们是来听歌的。


但如果换成千千静听呢?


页面简洁,支持格式多,基础功能该有的都有。没广告没弹窗,也不会给你推荐什么歌单,更不会展示最近好友在听的歌曲。


听歌就是听歌。


觉得 UI 不好看?几百款第三方皮肤随你挑。格式解码有问题?网上随便一搜,肯定有技术大佬解决过了。


不光如此,用本地播放器就意味着你还可以随便听最高音质的音乐,也不必担心歌单里的某首歌在哪天突然下架变灰,更不用因为 App 的大更新,整个页面和操作逻辑大改,再无奈地喷产品经理。


你的听歌节奏,永远不会被那些莫名其妙、操蛋的设计打断。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千千静听所承载的,早就不是一个播放器的价值了。


在千千静听出现之前, Windows 上最火的音乐播放器是 Winamp 。它上限很高,但操作门槛也高。要想效果好,就要装很多插件,同时还会占用大量内存资源。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个占用资源稍低的 foobar2000 ,但它需要安装插件才能显示歌词。


对于 2000 年初的国人来说,大伙儿接触电脑没几年,这个难度有点大了。


当时有一个叫郑南岭的 IT 工程师,在用 Winamp 时就觉得这类工具可以更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于是他就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款音频播放器,叫 “MP3 随身听 ” 。


因为很喜欢《 千千阙歌 》,后来就将其改名为 “ 千千静听 ” 。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的千千静听截图里,总是正在播放:陈慧娴—千千阙歌。


在那个听歌盛行用 MP3 的年代,千千静听一出来,马上就火了。


因为它免费没有广告、支持中文、能搜索歌词、支持多种格式,同时它还采用了虚拟内存技术,能把大部分运行数据暂存在硬盘上,占用极少资源。


可以说,千千静听在体验和门槛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成功吸引了大家。那会盗版 Windows 光盘里都自带了千千静听,巅峰期的千千静听装机率一度超过了 70% 。


不光是产品实力过硬,大家对郑南岭的评价也非常高。


互联网上关于他的信息并不多,我们尝试联系了郑南岭大哥,但暂未收到答复。根据网上零散的资料,我们可以大概讲讲。


据说郑南岭大哥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读大学的钱是他人赞助的。从同济大学毕业进单位后,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千千静听,并一直坚持免费。


千千静听前期过得很艰难,靠着多家音乐、歌词网站赞助,才勉强支撑下来。


对于郑南岭大哥,很多网友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人说郑南岭大哥几乎不看用户数据,完全是跟客户聊天对话,来了解需求。


还有人分享了自己和郑南岭对话的经历。郑南岭给他介绍了几个 Windows API 函数来帮他正确读取文件图标,解决了收藏夹图标不能显示自定义图标的问题。


在那会有不少年轻人把郑南岭大哥当成自己的榜样,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在 Windows 上写出一个永久免费、没有广告的软件。


不过千千静听后来的故事,就没那么顺利了。


随着网速的提升,在线听歌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千千团队没有抓住风口,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在 2005 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 “ 剑网行动 ” 后,千千静听因为版权数量不足,失去大量用户,接着又因资金问题无法购买版权而陷入死循环。


最终在 2006 年,千千静听被百度收购。按照协议,郑南岭在百度待了两三年,把代码过渡过去后,就去国外休息了两年。


2013 年千千静听正式更名为 “ 百度音乐 ” ,自此它彻底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写到这里,差评君在想,假如说千千静听能活下来,会不会还是当初的样子呢?


很难吧?


因为音乐平台要想发展,就要买歌曲的版权,就一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些光靠赞助肯定不够。那平台肯定要想办法,去开设各种 “ 多余 ” 板块,尽可能吸引更多用户,也尽可能多地展示广告。


即便千千静听不这么做,在陷入运营困境后被大厂投资也注定是类似的下场。不赚钱的东西,大厂留着你做慈善吗?


真到那会,千千静听的口碑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在 2025 年的今天,千千静听以这种形式存在于我们这些老一代网民的电脑中,或许正是它最好的归宿。


即便现在用它听歌,并非那么方便。。。


但它却永远保持着最纯粹的模样,陪伴在爱好者的身边,照亮他们生活中的一方世界。




撰文:刺猬   

编辑:莽山烙铁头 面线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Wikipedia :千千静听

X 网友、小红书网友、百度贴吧网友、吾爱论坛吧友

科技新知:从千千静听到千千音乐:乐坛丢失的十年

知乎:为什么还有人用千千静听 ?@ 孙天任、 @Night.XIII 、 @Yao.Z

知乎:郑南岭( Nanling )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在开发千千静听和快图浏览的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知乎:千千静听是怎样没落的?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千千静听 音乐播放器 怀旧 纯粹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