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信息平权 2025-02-05 21:58 越南
大摩内部又打架了。先是3天前台湾团队的Charlie Chan和Daniel Yen下调了GB200,同时给了全球CSP的2025资本开支11%的同比增速。但谷歌业绩大幅上调Capex后,北美硬件团队的Erik直接把2025 CSP资本开支上调到了29%(之前是yoy+24%)。考虑到谷歌/Meta已经是同比+50%,AMZN +30%,基本判断台湾团队那个预测多少有点问题...
DeepSeek把semi砸了两周,都觉得Capex基建叙事走不下去了,结果CSP业绩capex指引陆续出来都很硬,甚至大幅上调。就剩一个亚马逊,其资本开支已经跳涨过一次了,估计不会有大变化,但已经足够让2025大盘整体yoy保持接近30%增速,考虑到已经是个3000亿美金+的的盘子,30%左右增速已经非常恐怖。
这里面的确微软的短期指引口风有点弱化,但原因也很简单,微软是最早开始提前投的、也是投训练比例最大的、也是最吃亏的(投了训练还不进收入确认)。但微软的结构调整正在发生:从买地买电转到买卡(short lived assets),从训练到推理,且给OpenAI的130亿美金credit用完后训练投入开始贡献Azure收入,更不用说推理的贡献。(当然微软现在拿Non-AI挡箭牌解释Azure的疲软)
当然股票交易更看重二阶导数,2024似乎已经是北美CSP资本支出增速的peak顶峰。但现在问题是,其实不清楚是未来几年依次减速,还是持续稳定在一个中等增速。因为投入的结构的确在变,从谷歌/Meta,甚至微软,明显看到正从一次性前置投入转向经营性投入,意味着投入回报可见度更高、持续性更高。
我们之前11月初文章解读过,各家CSP的Operating Cash Flow,减掉前文他们各自的capex,粗算下自由现金流,其实都还是涨的。为什么?主营业务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核心业务赚钱的速度,比capex增加的速度还快...他们只是“铲子的搬运工”,还不是承担最终风险的“矿工”。且从今年开始,推理的的爆发意味着他们的投入风险大幅降低。训练到推理的范式转移,会让算力属性发生变化,从“成本项”变成了“资产项”,“Buy more,earn more ”。生意本身也会从“周期性的资本开支”,变成“recurring重复性的稳定开支”。
就好比Deepseek国内的“接入热潮”,现在情况是,基本接入一个挂一个。转述下Leo总说的:“下午华为上了个鸿蒙的小艺助手里,不到 半小时就挂了;晚上连火山云都挂了,火山云可是个收费的界面难用的B端服务......"
这里面有应对尖峰流量扩容不及时的问题,当然更关键的是,国内算力组成结构的确过于复杂,远不如北美那么通畅。我们之前对比过910B和H200跑r1,在都不batch的情况下,说实话差距可能是接近两个数量级...因此如果换成GB200,r1满血版跑得比H200还快10倍,是个什么体验,又会解锁什么样的杀手级应用....说到底,国内还是缺算力,缺优质算力。
我想表达的是,股票有预期差、博弈、资金流、仓位集中度、风格转换等等问题,但产业本身的算力投入方向没有变化。且DeepSeek r1的出现,只是让训练的的叙事发生了一些结构变化,但以数量级规模加强了推理叙事。北美以及中国这些CSP是实实在在受益于这次的开源,如今天在星球说的,“谷歌业绩会上强调了,模型降本其实让他们的应用部署更加 cost effective,而与谷歌收入更相关的算力使用是推理而不是训练。模型降本反而提高了其AI 投入的 ROI,让资本支出投得更加扎实”
最后,疯传那张所谓GPU甩卖是一眼假,另外关于推理是否还要铜缆、液冷、DCI,星球帖子下面吵了快100多条....欢迎加入讨论,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在琢磨,晚点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