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北京天文馆 02月08日
超新星遗迹仙后座A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捕捉到仙后座A超新星遗迹的清晰近红外图像,揭示了大质量恒星壮丽而短暂的一生。仙后座A是恒星爆炸后形成的扩张碎片云,其爆炸光线大约在350年前抵达地球,但实际上经历了11000年的漫长旅程。图像展示了遗迹中炽热的物质丝和物质结,以及直径约为20光年的膨胀爆炸波外壳。这些细节也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灾难性爆炸所产生的回光,为我们理解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炸提供了宝贵信息。

💥仙后座A是超新星遗迹,由大质量恒星爆炸后形成,其光芒在350年前首次被地球观测到,但实际上已传播了11000年。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近红外相机(NIRCam)捕捉到了仙后座A的清晰图像,展现了遗迹中仍然炽热的物质丝和物质结的细节。

✨仙后座A的膨胀爆炸波形成了直径约20光年的白色烟雾状外壳,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灾难性爆炸产生的回光。

超新星遗迹仙后座A

图片来源及版权: NASA, ESA, CSA, STScI; D. Milisavljevic (普渡大学), T. Temim (普林斯顿大学), I. De Looze (根特大学)

说明: 我们银河系中的大质量恒星拥有璀璨的一生。它们从巨大的宇宙云中坍缩而诞生,在其内部的核子火炉被点燃后,其核心不停地合成重元素。对于绝大多数大质量恒星,经过仅仅几百万年后,恒心爆炸把浓缩过的物质抛回星际空间,成为制造下一代恒星的原材料。上图所示为仙后座A超新星遗迹扩张碎片云,即恒星生命周期最后的一个阶段。产生该遗迹的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光大约在350年前首次出现在地球的天空中,而这些光是用了11000年的时间才到达我们这里。这张清晰的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的图像来自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显示了超新星遗迹中仍然炽热的物质丝和物质结。膨胀的爆炸波的白色烟雾状外壳直径约为20光年。在韦布拍摄的超新星遗迹仙后座A的图像细节中也发现了这颗大质量恒星灾难性爆炸产生的回光。

(翻译:北京天文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仙后座A 超新星遗迹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