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2月06日
我国奶牛平衡选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成功通过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农业大学王雅春教授牵头的《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及种质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成功通过中国农学会科技成果评价,标志着我国在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历时15年,联合多家单位,收集了全国30个省份40家大型奶牛养殖企业超过100万头奶牛的数据,创建了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数据库,并建立了适合我国产业特点的功能性状遗传评估技术体系。该技术为我国自主选育具有平衡性状的特色种牛提供了技术支撑,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并已通过中国奶业协会育种平台实现产业应用,为我国自主选育优秀种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建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数据库: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大量奶牛数据,建立了包含产奶、繁殖、健康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为基因组选育提供了数据基础。

🐄构建功能性状遗传评估技术体系: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特点,项目团队建立了适合我国产业特点的功能性状遗传评估技术体系,为自主选育种牛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平衡高产与高效的选育体系:该项目聚焦奶牛遗传潜力评价的全面性需求,创建了涵盖繁殖、健康、长寿等功能性状的基因组预测技术,并创新了平衡高产与高效的奶牛选育及扩繁体系。

🌱推动产业应用和种业安全: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技术已通过中国奶业协会育种平台实现产业应用,为我国自主选育优秀种牛奠定了坚实基础,保障种业安全。

IT之家 2 月 6 日消息,新华社今日报道称,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牵头负责的《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及种质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成功通过了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新华社指出,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IT之家从官方获悉,该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王雅春教授牵头,联合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奶牛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奶业协会和北京市畜牧总站等 6 家单位共同开展。

在 15 年的研究过程中,科研团队在全国 30 个省份的 40 家大型奶牛养殖企业的 118 个牧场中,记录并整理了超过 100 万头奶牛的产奶、繁殖和健康等上亿条数据信息,并对 3 万余头奶牛进行了基因信息采样和测定。基于这些数据,团队创建了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数据库,并建立了适合我国产业特点的功能性状遗传评估技术体系,为我国自主选育具有平衡性状的特色种牛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源 Pixabay

该项目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种源复杂、养殖规模差异大、气候环境多样等产业特点,聚焦奶牛遗传潜力评价的全面性需求,创建了涵盖繁殖、健康、长寿等功能性状的基因组预测技术,并创新了平衡高产与高效的奶牛选育及扩繁体系。这一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还为我国奶牛种质资源的自主选育提供了科学支撑。

目前,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及种质创新技术已通过中国奶业协会育种平台实现产业应用,为我国自主选育优秀种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还将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我国奶业的国际竞争力。

王雅春教授表示,下一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扩充奶牛基因组平衡选育数据库规模,继续在保障种业安全、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产品走向世界、增强种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奶牛基因组 平衡选育 种质创新 奶业发展 农业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