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图书馆 02月06日
主题书单 | 赏年画 过大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年画作为中国春节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年画从古代门神画到明清时期四大木版年画产地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多本年画主题书籍的介绍,展现了年画所承载的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文化内涵。这些书籍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欣赏性,还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对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及了年画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结合,挖掘其教育价值,使青少年读者从中受到熏陶。

⛩️年画起源于古代门神画,是春节祭祀时张贴的代表神灵和祖先的画像,用于表达崇敬与祈福,后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版年画,如天津杨柳青、开封朱仙镇、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民俗艺术品,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里愿望,积淀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人文信息。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系列丛书,通过年画与经典故事的结合,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尤其重视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结合,使青少年读者从中受到熏陶,得到教益。例如,仁爱篇、民本篇、诚信篇、正义篇、和合篇和大同篇,分别从不同主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绵竹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以传承人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绵竹年画的发展变革,保存了一手口述资料和完整的录音记录,展现了年画传承人的“年画记忆”。

2025-02-06 10:04 广东


赏年画 过大年

年画主题书单

- 扫码即读 -

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年”成为“世界年”!年画作为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申遗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人们在春节祭祀时,张贴代表神灵和祖先的画像以表崇敬与祈福。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清之际,中国形成了四大木版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开封朱仙镇、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这项古老的技术历经一千多年的时代变迁,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在一张张年画刻印的起落之间,藏着人们生生不息的生活信念。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年画的前生今世,年画是如何推陈出新,把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敬与感恩、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融入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里。




吉祥的年画

作者:李丹丹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本书全景展现,纵横捭阖,故事讲述,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格调温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在中华复兴的绚丽梦乡,展现出具有龙飞凤舞的独特魅力。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

作者:金开成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小书大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读本:木版年画

作者:徐瑛姞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在中国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作为民间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木版年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里愿望的重要载体,积淀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人文信息。此书主要介绍中国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的基本情况和制作工艺。全书分为“木版年画概述”“木版年画的缘起”“木版年画的历史”“木版年画的题材及其样式”“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木版年画的流传及其现状”等部分。既谈它的发展历史,又谈它的制作工艺,还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流派加以分门别类介绍。全书重点突出、叙述清晰、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很适宜普通读者阅读,既有普及性读物的特点,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有较大的帮助,能加深人们对木版年画审美及内涵文化的全面认识,对保护、弘扬、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绵竹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

作者:蔡媛媛、谭贻丹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书开创性地以传承人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绵竹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变革,记录一代年画传承人的“年画记忆”。该书主要口述对象有世代相传民间艺人,以北派宗师李方福和南派传人陈兴才为代表的传承人,采用现代高技术手段,结合音、影、像全方位采集方式,保存了一手口述资料和完整的录音记录。口述被访者20余人,绵竹年画传承人占60%,相关文艺者占30%,艺术家占10%。分别从口述实录与整理中,提取被访录者就个人见解和独特技艺传达部分作为该书的核心内容编著。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

作者:沈泓、王本华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赏年画,知民俗,明寓意,扬文化,言传承,思教益。年画反映着民间的生活风俗、人们的虔诚信仰、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中包蕴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故事。沈泓先生多年致力于中国年画的考察、保护和抢救工作,民间年画的藏品数量在国内个人收藏家中名列前茅。王本华女士为资深教育专家,先后参与不同品种的语文教材的策划与编写工作,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理解和把握。“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系列丛书共六册,分别为仁爱篇、民本篇、诚信篇、正义篇、和合篇和大同篇。丛书将精美年画及其相关的经典故事相结合,对传统文化去芜存精,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尤其重视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结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若干语文高级教师进行编写,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从中受到熏陶,得到教益。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仁爱篇》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仁爱篇》分为仁兽传奇、和谐好合、天人合一、悲悯情怀、人性关怀和仁者爱人六个章节。每章有来龙去脉、知识广角、佳作赏析、点悟·絮语等内容,介绍了传统文化中关于仁爱的经典故事以及宣扬仁爱的诗词佳作。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民本篇》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民本篇》是以“民本”为主题,围绕着爱民、福民、尊民、贵民、重民、富民、保民、恤民、安民这九个民本思想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每章有来龙去脉、知识广角等内容,从不同角度介绍与民本思想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传说,并配有和各章主题相关的年画。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诚信篇》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诚信篇》,分为以诚感人、信守承诺、舍生取义、知错能改、爱要真诚、以诚待人和知恩图报七个章节。每章包括来龙去脉、知识广角、佳作赏析和点悟·絮语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讲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故事,并对原有核心内容进行丰富扩展,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诚信正能量。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正义篇》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正义篇》以“正义”为主题,讲述了包拯、钟馗、神荼和郁垒、张天师、杨家将、岳飞、水浒豪杰、齐天大圣这些历史上虚构或真实存在的人物的正义故事。每章有来龙去脉、知识广角、佳作欣赏、点悟·絮语四部分,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人物的生平经历、正义故事、相关知识,并配有和各章主题相关的年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每一个人物的气节,体现了“正义”的内涵。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和合篇》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和合篇》以和合为主题,分为八个章节讲述了和合二仙、一团和气、白蛇传说、回荆州、韩湘子度妻、樊江关和对花枪、罗章跪楼、八仙的故事,配以相关的中国传统年画;知识广角部分极为扩展人的视野;点悟·絮语部分以故事或主题来反思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大同篇》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大同篇》以大同为主题,分为八个章节讲述了薛家将、祝寿、二十四孝、龙生九子、灶王爷、五子登科、家堂、安居乐业的故事,配以相关的中国传统年画;知识广角部分极为扩展人的视野;点悟·絮语部分以故事或主题来反思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




编辑 | 葛蓉 伦惠莲

审核 | 陈荧 张伟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年画 春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民俗艺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