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2月05日
[生 态] 江苏无锡小溪港:昔日渔市华丽转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小溪港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曾是太湖流域污染严重的区域之一。通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无锡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开展渔业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并建设蓝藻防控体系,显著提升了小溪港的水生态环境。通过底质生境改良、河道贯通、岸坡整治和景观绿化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区域水系水体循环,提升了整体水质。如今,小溪港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生态客厅”,实现了从传统渔业养殖地到现代化城市湿地公园的华丽转变。

🌊小溪港曾是无锡重要的入太湖河道,贡湖湾是蓝藻易聚集地。通过在小溪港片区沿线设置蓝藻打捞平台,如许仙港藻水分离站和张桥港原位控藻试点工程区,有效控制蓝藻水华,改善湖泊环境。

🌿无锡投资约1亿元对小溪港片区12条支浜开展水质提升工程。通过打造雨水花园、植被缓坡带、植草沟等海绵设施示范地,总悬浮物去除率达到60%以上,有效减少城市径流外排和面源污染。

🏭无锡市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累计投入约31.5亿元对小溪港片区进行生态治理,关停企业2819家,搬迁入园工业企业3245家,退渔还湖生态修复项目实施面积2370亩,取缔“三无”船只102条,重塑小溪港生态面貌。

🏞️小溪港以“演绎渔文化,回归愉生活”为主题,打造了集植物自然群落、沿湖生态湿地、亲水栈道、观景平台、彩虹跑道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湿地公园——小溪港渔咀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赏景的场所。

图为治理后的小溪港。无锡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创建美丽河湖】

    ◎本报记者 金 凤

    濒湖的水上栈道、繁茂的水下森林、形似帆船的观景台……对江苏省无锡市的不少市民来说,周末到太湖畔的小溪港渔咀公园游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溪港北起曹王泾、南至太湖,全长6.7公里,水域面积23.45万平方米。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小溪港成功入选。

    在许多老无锡人的记忆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溪港片区沿线,渔市、渔码头混杂,经营产生的废弃物影响了太湖水质,小溪港所在的贡湖湾沿岸,蓝藻水华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周边企业的工业污染、附近河道的常年淤积,这里的生态环境一度堪忧。

    多年来,无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多部门联合开展渔业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在小溪港片区太湖沿岸基本建成蓝藻防控体系,提升全流域水生态承载能力,开展水生态环境整治,将海绵理念与园林景观融合,促进区域水系水体循环,提升小溪港整体水质。

    科学防控蓝藻

    小溪港是无锡重要的入太湖河道之一,也是无锡环太湖“绿链”的重要门户。小溪港所在的贡湖湾,是太湖北部一个呈布袋状的湾口湖泊,蓝藻在这里易进难出。

    “目前,小溪港片区沿线设置了小溪港、许仙港、张桥港3处蓝藻打捞平台。”许仙港藻水分离站工作人员吴佳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在她身后,是一个两层楼高的沉淀式藻水分离装置。“我们在蓝藻中加入絮凝剂,然后在分离池将藻絮体搓揉成密实的大絮体颗粒,使之快速沉淀到池体下的沉淀区域。”吴佳娜介绍,许仙港藻水分离站每天蓝藻处理量可达5000立方米。2024年,该站的藻泥处理量达2212.62吨。

    许仙港藻水分离站以西800米,是张桥港原位控藻试点工程区。通过加压控藻、沉淀分离、藻渣输送及生态净化等流程,该工程区驰而不息地运转着。那里每天的蓝藻处理能力可以达到30万立方米。

    无锡经济开发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至2023年,无锡在小溪港片区累计完成29个太湖治理重点工程,蓝藻水华带来的湖泊环境污染、恶臭、景观恶化等问题均得到有效改善。小溪港片区逐渐成为市民群众心神向往的“城市生态客厅”。

    打造海绵设施

    支浜净,大河清。清水河是小溪港的一条重要支浜。2022年起,无锡投资约1亿元,对小溪港片区12条支浜开展水质提升工程,通过实施底质生境改良、河道贯通、岸坡整治、景观绿化等工程,有效促进了区域水系水体循环,提升了小溪港整体水质。

    “我们在清水河沿线,通过打造雨水花园、植被缓坡带、植草沟、生物滞留池、雨水湿地、下凹式绿地等建立了海绵设施示范地,使总悬浮物去除率达到60%以上。同时,这些设施可以减少城市径流外排、减轻面源污染、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生态修复后的清水河海绵设施示范地,该工程的建设方、太湖新城建工集团新慧恒公司公用工程部负责人张淑明指着一片片鹅卵石和起伏的地形向记者解释,他们根据河岸环境条件,在确保河道水系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水景与绿景相结合等方式,对河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

    记者了解到,清水河岸边的漫步道由透水混凝土筑成,雨水湿地采用新型玻璃轻石,植被缓坡带铺设了具有透水、过滤等功能的高孔隙率碎石,综合透水率超过70%。“汛期来临时,这些高孔隙率碎石能有效解决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同时进行蓄水调控,在河道需要时能将蓄存的净水释放,用于河道生态补水,进一步提升水质。”张淑明说。

    重塑生态面貌

    2007年以来,无锡市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将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相结合,打造生态之城。作为太湖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溪港片区沿岸于2018至2023年进入重点整治阶段。

    无锡经济开发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无锡在推动太湖流域退渔还湖计划中,通过以“治”控源,实施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2010年以来,无锡累计投入约31.5亿元,对小溪港片区进行生态治理,累计关停企业2819家,搬迁入园工业企业3245家,退渔还湖生态修复项目实施面积2370亩,取缔“三无”船只102条。

    该负责人说,小溪港水生态修复项目采用内源治理、生境营造、生态修复、长效运维的治理思路,通过近自然方法,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修复水体自净能力,重塑小溪港生态面貌。

    “治理小溪港,不仅要打造良好的水环境、水生态,还要让市民享受到治理成效,为太湖打造靓丽风景线。”无锡经济开发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当地以“演绎渔文化,回归愉生活”为主题,打造了一座包括植物自然群落、沿湖生态湿地、亲水栈道、观景平台、彩虹跑道等的现代化城市湿地公园——小溪港渔咀公园,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

    即使是冬季,漫步在小溪港渔咀公园,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仍扑面而来。站在亲水栈道上向下看去,水草在湖水中频频摇动。远处,开阔的湖面上不时有水鸟飞过。

    行走在如今的小溪港沿岸,老记忆与新地标交相辉映,水岸体验与休闲文化水乳交融。传统渔业养殖地、集散地、工业企业集聚区,变身为市民游客健身休闲网红打卡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溪港 太湖治理 生态修复 海绵城市 水环境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