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和@黄姝菲-春节不打烊版 @42Channel-春节不打烊版 聊天(不要问我为什么大早上会聊天哈哈?)又cue到了「对标」这件事:在创业过程中,任何项目/产品立项,早期在目标用户客群/用户场景还没有想的太过清楚,或者在跑了一些验证后有了一些手感,但是还是对「价值主张」定位不够确认的时候,找「对标」都变得特别重要。合适的对标确认✅,能够在1-3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周期)去帮助团队和founder聚焦和收敛行动,让项目进展跑的更快更好。在对标的确认方面,有这么3⃣️个经验:1️⃣ 太多对标?没有对标很多founder早期会找10个甚至更多的对标,然后就会变成「小熊掰玉米」,一山望着那山高真正的对标不要超过3个。找到一个目光范围内最合适的,然后去叠加「比较性优势」或者叠加「垂直细分领域赛道」往往会更清晰,跑的更快2️⃣ 不要害怕,先去找你目光可及范围内的「最强对标」正所谓,「取法乎上,得其中」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才有概率去取得一个还行的结果3️⃣ 如果觉得最终目标太过远大,让人害怕。不妨再给自己找一个第一阶段的对标。第一阶段的对标应该是「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超过」,假如最终对标的难度是10000,第一阶段对标的难度或许只有10-100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让自己「轻松的开始」轻松的开始,才能构建「可持续」的动力很多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让自己更有动力长期的坚持,更为重要。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