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随着扰动事件逐一靴子落地,抓住波动机会建立仓位。 美股:AI基建算力的短期反弹或仍可持续一到两周,央行流动性偏空,对冲基金多空头对美股同步降仓,建议谨慎。相对看好小盘股、创新药,美股医疗保健连续三周成为板块流入第一。 日股:延续2025年对日股的强烈看多。日本央行加息市场理解为靴子落地,影响可控,日股对冲基金仓位开始突破上行,QDII溢价回落后可再次配置。 A股:择时模型本周转为自2024年10月以来第一个满仓信号,目前保持半仓,抓住2月可能的波动机会加仓中特估+小盘科技。 港股:延续强烈看多,择时模型本周继续看多,港股银行、AI软件、硬件、互联网平台。 红利:坚定持有国企低估值红利股,优先选择港股红利。2月打分中流动性因子带动成长股开始蓄势。 小微盘:拥挤度角度转为看多,建议持有IM、北证50、小盘科技股等高弹性标的。 行业选择(动量、拥挤度):计算机、电池、汽车零部件、平价消费、港股银行。 黄金:维持看多观点,央行购金、投机购金仍在中期提供支撑,预计2025年金价在2700+-150美元范围震荡,等待特朗普和联储政策展开。 A股策略择时观点 坚定看多,如有调整建议积极加仓 开市后进入两会热身时间。如果说2024年是“牛熊转换”年,那么2025年将是牛市初期阶段,波段持仓是较为合理方式。建议节后如有调整建议积极加仓。2月18日、3月5日两周上行概率较大。 当前仍能维持高市场交易量情况下,三大主流A股策略中,行业轮动策略有效性开始回暖;小盘择时策略等待春节后寻机加仓;红利风格择时策略在长期绝对收益获取上作为底仓配置。 ETF组合运行周观点 ETF组合策略-偏股型-鑫选技术面量化 权益和商品高仓位带动组合净值回归前高。2024年初至今绝对收益23.2%,相对沪深300超额10.01%,相对ETF等权超额11.19%。 持仓方面继续坚定持有黄金白银,以及相对低估的黄金股、工业有色。风格轮动策略继续持有红利低波和创业板;行业轮动策略持有A50、云计算、传媒、恒生生物科技。 ETF组合策略-偏债型-量化全天候 量化全天候本周涨幅0.37%。累积收益3.49%,历史最大回撤0.83%。净值连续第二周新高。 子策略贡献中,QDII(美股小盘股、日经)贡献0.42%,日经本周表现强势上涨7.82%;其次行业轮动策略回暖,贡献0.41%,超配AI和制造业的云计算(涨幅10.3%)、电池、军工也有贡献。 债市如期回调,短期负贡献;商品策略贡献0.05%,在继续持有黄金趋势情况下,逐步替换为其他低位品种。 预计年后震荡加大,利用波动逐步止盈债券,增加权益和商品子策略仓位。 风险提示 数据全部来自公开市场数据,市场环境出现巨大变化模型可能失效。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存在失效风险,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