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告诉我,“创业根本上是认知差、信息差和资源差”,很有启发,也一直像是指南针一样指导我前行。这个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创业者能够抓住机会,而其他人却可能错过。这就像是在一个迷宫中,有些人因为视野更高、信息更全、资源更多,所以能够更快找到出路。但最近在思考,这些背后应该还有一个巨大的“行动差”,并且在AI时代,认知、信息都会以很大的程度上被缩小、拉平。就像是在这个迷宫中,每个人都获得了一个智能向导,可以提供方向建议和地图指引。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传统的认知差和信息差,而在此过程中,行动力的重要性会更加上升。这年头,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稀缺信息,缺少的不是获取认知的渠道,而是不断的自我觉知和思考,而当前两者都具备的时候,行动则构成了关键,思考、了解、知道和“抵达”之间还有漫长的距离,前者构成“可能性”,后者构成“事实”。而中间的这个GAP如何弥合,则是“人”最能发挥主动性的部分。当然,资源差也有额外的诠释方式,过往做成很多事,甚至很多大事,的确需要资源,或是稀缺资源的堆积,但如今,如果人们清晰地进行了自我定位,采取一些轻便小巧的创业形式,只想做一件小而美的事情,稀缺资源也并非是必须。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当创业门槛降低时,真正的差异化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在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业的时代,如何做出真正与众不同的事情?这可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稀缺资源"。也许未来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金或物质条件,而是独特的视角、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把想法转化为现实的执行力。而这些,对于一个享受思考的人而言,最大的启发就是:迅速行动、迅速迭代。“抵达”比“知晓”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