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春节期间对四线小城的商业观察今年春节回家,走在县城的街头,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商业脉搏——曾经一线城市的消费趋势,正在更快地下沉,县域经济的活力比想象中更旺盛。1. 品牌下沉:折扣零食店、代购、奶茶店成为小城新地标好想来、赵一鸣等折扣零食店遍地开花,全球零食、山姆代购开始进入县城人的日常消费体系。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奶茶店。过去县城的奶茶品牌还属于当地特色或大牌仿版,现在,茉莉奶白、喜茶等新茶饮品牌正逐渐占据我们县城商业最黄金的位置:政府街,一杯奶茶加小料20元成为平均价。有朋友开了全球零食店和出口零食超市,顺带去胖东来和山姆进货做代购。2. 亲子市场:心疼又大方的父母,教育产业的县城机会春节期间,和一些老师、家长朋友聊了一下,发现大家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已经达到了“心疼又大方”的状态。县城的补习班、兴趣班不仅火爆,甚至还出现了一种“稀缺资源”——好的老师供不应求,家长们不仅愿意花钱,还在比拼信息差,谁能找到更靠谱的资源。亲子教育仍是县城的“高溢价刚需”,小城的培训产业仍然有机会,尤其是非标类的兴趣教育(编程、口才、艺术等)3. 旅游产业:反向旅游+县域文旅的单点爆发邯郸新建的博物馆春节期间爆满,周边大多是30-50元的客单价,主要是年轻人和孩子在买。从小时看到大的广府古城成为热门打卡点,带火了一波旅拍➕经济型酒店。据说加盟尚客优成为一门好生意。再往外看,过去一年,被“网络热梗”带火的小城不在少数,而高铁的普及,让这些城市的“单点旅游”爆发变得更容易。“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低成本的微度假产品,县城旅游的核心在于“性价比”和“社交驱动。4. 乡镇向县城迁徙:房地产余热与装修、家电红利虽然县城的房价涨不动了,但刚需仍在——尤其是从乡镇迁入县城的群体,仍然构成一波稳定的购房潮。但比起房价,装修、家电等后市场的机会更确定。和做装修的朋友聊了聊,发现县城的装修标准已经明显升级,以前大家更关注“能住就行”,现在中等以上的装修占大多数,甚至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整装、定制家具。新能源车在县城的普及速度也比预期快。比亚迪的“油电同价”策略,让县城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大幅提升,尤其是插混车型,已经成为县城代步车的主流选择之一。新能源车的县城市场进入加速阶段,充电配套和二手车市场或许是下一个机会。5 县城娱乐业:KTV、台球爆火,自助业态有潜力今年春节,KTV、台球厅,电影院依旧人满为患,娱乐场景的需求仍然旺盛。值得注意的是,自助业态可能会成为下一波趋势——一二线城市的无人自助台球厅、无人自助麻将室、无人自习室,或许有机会在县城打开市场。娱乐场景仍然是县城消费的刚需,未来可能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自助”转型,而县城的夜间经济仍有增长空间,KTV、酒吧、小型Livehouse可能会逐步进入县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