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02月02日
春节平均每家产生近2kg剩菜剩饭,媒体:需找到平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春节期间,家庭聚餐后的剩菜剩饭现象普遍,平均每户产生近2公斤。这源于“宁可备而不用”的传统观念和“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然而,大量剩菜剩饭造成食物浪费,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和资源的极大损耗,也给环境带来负担。此外,食用不当的剩菜剩饭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文章呼吁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树立节约意识,避免过度准备食物,减少浪费,让春节餐桌更加健康、环保、文明。

🍚 文化传统:春节饭菜讲究丰盛,寓意“年年有余”,是对节日重视和生活富足的期盼。老一辈人习惯多做菜,生怕怠慢家人和客人。

⚠️ 资源浪费:大量剩菜剩饭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产生食物垃圾,给环境带来负担。

🌱 健康隐患:食用剩菜剩饭不利于健康,特别是蔬菜和海鲜等易污染食品,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

⚖️ 平衡之道: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树立节约意识,避免过度准备食物,减少浪费,让春节餐桌更加健康、环保、文明。

2025-02-01 18:35 上海

张文晖/@国是直通车


春节,聚餐是必不可少的温馨时刻。然而聚餐过后的剩饭剩菜也是普遍的现象。据报道,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每户家庭平均能产生近2公斤的剩菜剩饭,“做一顿吃三天”成了不少家庭的常态。


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春节饭菜讲究丰盛,“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年夜饭和春节期间的饭菜丰盛程度,往往被视为对节日的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人和客人的热情款待。过年时,饭菜有剩余,寓意着“年年有余”,这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是一种对富足生活的期盼。尤其对老一辈来说,经历过苦日子,随着生活的好转,在准备春节美食时,总是习惯性地多做一些,生怕不够吃,怠慢了家人和客人。


但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出发,大量的剩菜剩饭无疑造成了食物资源的浪费。每一份食材从种植、养殖、加工,再到运输、销售,最后摆上餐桌,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随意丢弃这些剩余的食物,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大量食物垃圾的产生,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食物的处理到垃圾的填埋或焚烧,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食用剩菜剩饭对身体健康也不利。尤其是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和海鲜等易污染食品,最好当天吃完,避免反复加热。医生提醒,如果保存不当,剩菜剩饭很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面对春节期间平均每家近2公斤的剩菜剩饭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在传承传统与适应现代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和传承“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和文化传统,保留春节美食丰盛的特色;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节约意识,避免过度准备食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合理准备食物,减少剩菜剩饭的产生,让春节的餐桌更加健康、环保、文明。这样,我们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春节过得更加有意义。



本期编辑 邹姗


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春节剩菜 食物浪费 传统文化 节约意识 健康饮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