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01月30日
以股息养老为目的,可以选择工商银行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将工商银行作为养老收息股是否合适的问题。作者认为,许多投资者选择工商银行并非基于其长期价值,而是因其近期股价上涨。真正的养老收息策略应侧重于稳定的现金流,而非股价波动。文章指出,银行股估值需与自身历史水平比较,且利润下降可能导致股息率降低,影响其吸引力。此外,银行财务报表复杂,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对银行股的信心往往基于其国有背景而非深入了解。因此,银行股可作为高股息组合的一部分,但不宜作为唯一的养老依托。

🤔 养老收息应放弃对股价的幻想,专注于稳定的现金流入,而非追求股价上涨,这与常见的投资理念不同。

🏦 银行股的估值应与自身历史水平比较,而非仅与其他行业对比。利润下降可能导致股息率降低,影响投资信心。

📚 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银行股的复杂财务报表,对银行股的信心往往基于其国有背景,而非深入了解,容易因市场波动而动摇。

🎯 真正的养老收息策略是分散投资,在冷门中寻找高股息股票组合,而非单押一只股票,比如工商银行。

前几天有人问我,如果想选一只收息股养老,可不可以买工商银行。

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位投资者并不是主观上想要什么养老收息股,大概率又是在叶公好龙而已。之所以会看上工商银行,纯粹只是因为这几年工商银行的股价上涨了。

可能有人会说凭什么这么武断呢?你又不是别人肚里的蛔虫。

我想我们只需要小小假设一下,假如未来工商银行股价下跌了(我敢肯定的说,这种事一定会再次发生),你还觉得它是养老股吗?

前几年银行股趴窝时,就是对这一假设最真实的写照,尽管那时的股息率比现在更高、股价更低,可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避而远之,什么坏账、银行水太深、盈利为假的论调泛滥成灾,使得原本就不那么坚挺的信心立刻消失的一干二净,压根就没几个人敢放言买银行股可以用来养老。

真正想选择养老股收息的思维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是放弃对股价的幻想预期,未来是涨是跌我不在乎,或者干脆放弃了本金的未来使用权,只以收息+持仓打新为目标,单纯追求稳定的永续现金流入型收入。

这种打法与我们通常所追求的股价上涨,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正愿意去这么做的人,往往会执行适度分散策略,在冷门中寻找若干比较有性价比的高股息股票组成组合,以分散投资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显然不会单押一只股,然后声称准备养老。

当然,有人一定会说工商银行虽然已经涨了这么多,但估值依然很低、股息率更是秒杀绝大A绝大多数个股,又是根红苗正的大央企,怎么就不能养老呢?

关于这一观点,我想说的是,首先估值得跟自身的历史水平比,而不是仅仅只对比其他行业。毕竟行业不同,生意模式差距很大,高杠杆赚得钱与低杠杆赚的钱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其次,如果利润下降,股息率出现减少(例如2023年兴业银行就发生过这种情况),估值就会升高。这种情况下,你对便宜的信心还能做到那么坚定吗?

事实上,想读懂银行股的财务报表非常不容易,银行甚至可以说比大多数行业都要难以理解,完全不在普通人的能力圈范畴之内。大家所谓对银行股的信心,在于它是国有企业,与国外的同行并不是同一物种,相信有人会最终兜底,遇到问题可以靠时间换空间来化解风险。

但是这种信念算不得建立在对企业理解的基础之上,很容易被下跌或各种风吹草动的利空所动摇,而一旦信念动摇,又何来长持吃股息养老一说呢?

所以对于一心吃息养老的人来讲,银行股可以成为你的高股息组合中的成员之一,但绝对不适合作为唯一的依托。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创作者中心 $工商银行(SH601398)$



本话题在雪球有73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养老股 工商银行 高股息 分散投资 价值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