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发的美股闪崩,让我想起《三体》中人类溃败的那个遥远夜晚在国产AI模型DeepSeek又一次发布新版本,以不到1/10的算力成本达到海外顶尖大模型能力标准的那一刻,美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闪崩,昨晚我睡前看了一眼,英伟达-15%、台积电-11%、博通-13%...这让我想起《三体》中人类舰队面对水滴那一刻,从开战前的信心满满到溃不成军,也就是一息之间——但是等等,DeepSeek并不是三体人击溃人类舰队的那颗“水滴”,而是在人类这边...我们把《三体》中人类创造出恢弘太空舰队的时间往前拨185年,你会发现那时人类的底层科技依然处于三体人的“智子”封锁之中,基础科学方面依然没有任何进步,但当男主人公逻辑冬眠了185年后醒来,却见到了人类在未来世界已经经历了技术爆炸,以及2000艘恒星级战舰组成的太空舰队…为啥,人类在基础科学方面停滞不前却依然能产生科技爆炸,为啥恢弘的太空舰队又在三体人的一颗“水滴”面前瞬间溃不成军?我将这个问题输入了DeepSeek,以下摘取它的部分回答:人类“科技爆炸”的本质1. 虚假繁荣的表象三体人通过智子封锁基础科学(如粒子物理),但允许应用技术发展。人类在185年间建造了2000艘战舰,看似科技飞跃,实则是“在锁死的瓶子里雕花”。2. 技术路径依赖:人类沉迷于“可见成果”(如舰队规模、动能武器),却忽视了对宇宙规律本质的探索,丁仪在接触水滴前警告:“我们可能连虫子都不如。”3. 技术代差的降维碾压水滴的强相互作用力材料能让外壳原子核紧密排列,而人类最先进的战舰装甲仍停留在分子键层面,差距如同石器时代与核时代…所以,在AI创新和提升人类福祉方面,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算力、最新以DeepSeek为代表的算法、以及第三个元素数据,它们是彼此不可分割、互相成就、提升的螺旋在DeepSeek成功后,就有人甚嚣尘上地认为“算力”的需求和重要性已经崩溃,认为美股的闪崩也是这个结果的作证,完全就像三体中的人类犯了一样的错DeepSeek在算法层面的效率提升,是在已有的【基础科学】能力上对效能的优化提升,对整个行业贡献巨大,但如果有人据此就认为英伟达、台积电、阿斯麦光刻机为代表的算力技术提升已经不再重要,就是对【基础科学】的背离,那么人类将迟迟造不出自己的“水滴”难怪,黄仁勋在DeepSeek冲击后发布了一封内部信说,“任何新兴力量的出现,都是对行业生命力的最佳印证,请将今日的波动视为一份礼物”,“当 AI渗透进每个行业毛细血管时,世界需要的不是割裂的算力孤岛,而是打通虚拟与现实的“计算母体”“在DeepSeek的变革后,所谓‘算力消减或算力无用论’基本是站在对抗立场下的瞎掰,结构可能会变、架构会变,但算力需求总量一定是向上的。应用的确定性越来越强,端侧AI甚至可能迎来了拐点,推理总量只会以指数型继续增长。”(信息平权《带崩全球?先别急》)总量蛋糕做大的重要性,远大于竞争。比如安卓iOS的例子,的确安卓生态的硬件价值几乎不如iOS的1/10,但总体更大的价值让渡给了上层应用,安卓与iOS一起滋养出了巨大的生态,才有了谷歌Meta字节腾讯阿里等等等等,而这些互联网巨头积累了20年的巨额现金,才为今天AI的投资创造了基础条件...所以,在三体到来之前,我们可以为基础科学之上的效能提升(算法)而狂欢,但别忘了最底层的科技创新(算力)依然不可忽视,在AI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分彼此,大家都是三体水滴面前的人类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