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月30日盘后,苹果 (AAPL.US) 将公布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即2024年第四自然季)的业绩情况。
今年以来,苹果遭遇诸多逆风,由于iPhone需求疲软、AI变现能力不明朗,导致分析师频频下调目标价。这样的悲观情绪也同时反映在股价上,开年以来,苹果累计下跌11.04%,大幅不及标普500指数3%的涨幅,还失去了“全球股王”的宝座,市值跌至3.37万亿美元,被英伟达反超。
展望本次季度业绩,市场普遍预计苹果有望实现营收1240.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7%;每股收益为2.34美元,同比增长7.55%。
苹果营收增长乏力?“元凶”何在?
分业务来看,据彭博一致预期,苹果的“拳头产品”——iPhone预计实现营收7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仅次于iPhone的第二大“增长引擎”——服务业务预计实现营收26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9%。
另外,Mac预计实现营收79.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3%;iPad收入预计实现73.53亿美元,同比增长4.71%;可穿戴设备、家居和配件收入119.38亿美元,同比下跌0.12%。
回顾上一季度,第四财季苹果的营收增长6.1%至949.3亿美元,其中,iPhone产品的营收带来惊喜,同比增5.5%至462.22亿美元,不但扭转了下滑趋势,增速还超出分析师预期。
当时,苹果CEO库克告诉媒体,iPhone 15的销量要强于上年同期的iPhone 14,而iPhone 16比iPhone 15还要强,且对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系统非常期待。
然而在最新季度,作为iPhone 16的最大卖点,苹果的AI功能在中国却迟迟未能使用。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iPhone在华销量同比大跌18%,使其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了5%,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下跌1个百分点至19%。iPhone收入在上一季度较为出彩,但如今却又面临放缓的危机。
苹果的服务业务一直是一个亮点,该业务营收屡创新高,上一次季度营收同比增近12%,但未及分析师预期。本次服务业务有望保持双位数增长,但鉴于App Store在全球面临监管问题,会否对该业务造成影响,也仍可能关注。
绩前屡遭“降级”!苹果为何被看空?
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之下,苹果在财报公布前夕,遭到了多家机构看空,评级还被罕见降至“跑输大盘”。
其中,杰富瑞分析师Edison Lee在本周的最新报告中,将苹果的评级从“持有”下调至“跑输大盘”,并把目标价从211美元下调至200.75美元。该行预期,苹果本次季绩达不到营收增长5%的指引,同时对当前财季的业绩增长指引也只有“低个位数百分比”,低于市场共识预期。
苹果在华销量的爆冷是Edison Lee表示担忧的主要原因,另外,他也并不看好iPhone 17、18以及传闻中的 iPhone SE 4的销售表现。另外他警告,“苹果智能”的持续乏力,也会导致相关硬件销售的疲软。
Edison Lee也并不是唯一一位看空的分析师。此前,摩根大通虽然维持了对苹果的“增持”评级,但也将其目标价从265美元下调至260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师警告称,苹果在中国市场份额可能持续下降,一方面是公司产品周期的高峰期已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消费者补贴主要针对低至中端手机,不包括高端智能手机。此外,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AI)功能有限,可能导致未来几个季度的单位销售持平,且未来几个季度还受到强美元不利因素的影响。
也有其他投行警告称,AI货币化的进展缓慢,也使得苹果和台积电推动“晶圆级多芯片模块封装”(WMCM)的时间表可能延后。如果WMCM技术因成本原因被推迟,这将意味着由AI服务驱动的增量收入潜力,可能面临比以前更多的不确定性。
历次财报日股价如何表现?
回测过去一年多以来的苹果业绩日表现,其平均股价波动常常不及预期。在前四次中,市场预期其波动幅度为±3.8%,但实际变动幅度仅为±2.1%。而本次期权市场对其波动幅度的定价又升至±4.9%,仍料其波动将会放大。

从期权波动率偏度来看,market chameleon数据显示,市场对其绩后变动方向倾向为小幅看涨。

编辑/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