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变形记老张家的年夜饭桌上,红酒瓶挨着二锅头,iPad支在香炉边上播春晚。儿媳妇拍完二十张角度雷同的饺子照,家族群里抢红包的叮咚声已经响了三轮。八岁的小孙子突然问:“爷爷,年兽到底长啥样?”老张张了张嘴,发现记忆里那些绘声绘色的传说,早被抖音里的卡通动画挤成了模糊的噪点。胡同口的灯笼还是红的,可再亮的LED灯珠也照不出从前煤油灯盏里的暖意。拜年话从喉咙眼滑到手机屏,不过隔着一层钢化玻璃,倒像隔了整条银河。亲戚们围坐一团,话题在买房、升学、催婚的轨道上来回打转,倒不如朋友圈里互相点赞来得轻松自在。商场里的年货大街,现写春联的老先生被网红零食货架挤到墙角。穿汉服直播的姑娘们踩着平衡车掠过,腰间的流苏穗子扫过塑料金元宝堆成的金山。超市循环播放的“恭喜发财”混着电子木鱼声,恍惚间让人分不清是在过年还是在赶庙会。可你说年味真没了吧,腊月二十九的火车站依旧人潮汹涌。打工的汉子把给爹妈的新手机捂在胸口,像揣着块烧红的炭。大年夜零点,楼上楼下不约而同推开窗户,等着听今年第一声爆竹——哪怕最后等来的是物业的防空警报试鸣,大伙儿还是笑作一团。细琢磨,年味就像老家那条河,河道改了,水还在流。从前磕头讨压岁钱是怕长辈忘了自己,现在抢红包何尝不是变着法要关爱。那些抱怨年味淡的人,倒像捧着祖传的陶罐不肯换新酒,却没发现罐子里的陈酿早被岁月蒸发了大半。守岁的后半夜,老张摸黑给孙子被角塞压岁钱,智能手环突然亮起蓝光。他望着窗外无人机表演的电子烟花,突然觉着:甭管是贴窗花还是发电子贺卡,人要的不就是找个由头,把心里那点热乎气儿掏出来晾晾?形式再怎么变,盼团圆怕孤单的那颗人心,倒是比灶王爷的画像还经得住烟熏火燎。--------by deeps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