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1月27日
[要 闻] 铁路口岸映射年货经济新气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春节临近,中欧班列和中老铁路货运繁忙,满洲里和磨憨两大铁路口岸成为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满洲里口岸中欧班列运力强劲,磨憨口岸跨境货物运输覆盖多国。两口岸均采用智能化技术,如自动驾驶导引车、无人机巡检和自动龙门吊等,大幅缩短通关时间。同时,通过数字化口岸系统和“铁路快通”模式,实现信息无缝对接,为水果、粮食等农产品跨境运输提供便利。口岸通关效率显著提高,为国内外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满洲里和磨憨两大铁路口岸,分别作为中欧班列和中老铁路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巨大的货运任务,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关键节点。

🤖 两大口岸均引入智能化技术,如L4级自动驾驶导引车、无人机巡检、自动龙门吊等,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并显著缩短了货物通关时间。

📦 通过“铁路快通”和“澜湄快线”等模式,以及铁路95306数字口岸系统,实现了铁路、海关等部门间的信息无缝对接,为冷链鲜活货物开辟了绿色通道,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实现了货物“即到即查,即验即放”。

🌍 中老铁路使得水果、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实现“双向奔赴”,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同时,满洲里口岸也承担着能源物资和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的重要任务,促进了国内外经济贸易的繁荣。

南来北往 货运通畅——

本报记者 何 亮

    春节临近,消费者对年货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我国,一列列满载外国商品的年货专列从全国多个铁路口岸来往通达,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新选择。

    边境口岸,是经贸往来的“节点”,也是货物流通的“纽带”。在我国北部,中俄铁路交会点满洲里站,中欧班列运力十足;在我国南端,中老铁路交会点磨憨站,特色专列推动国货海外出口。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经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近3万列,约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成;经磨憨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已达1060万吨,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与地区……一南一北,两座铁路口岸正在加速崛起,映射我国经济发展新气象。

    黄金口岸装上“数智芯”

    走进磨憨铁路口岸货场,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

    L4级自动驾驶导引车,根据操作人员下达的指令,在监管区内进行集装箱无人化自动驳运;小型无人机在场站上空进行高、低空飞行巡检,自动判别铁路车辆、集装箱装载异常状态;带脱轨器的自动防护信号牌与车站行车室形成联控,保障取送车作业安全……

    “这是铁路、海关等部门紧密协作,持续推进中老铁路智慧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磨憨站站长周明波告诉记者,得益于磨憨铁路智慧口岸的建成投用,货运车辆验放时间缩减50%,铁路口岸通关时间由运营初期的40小时压缩至5小时。

    在天寒地冻的满洲里铁路口岸集装箱场,无人化、少人化作业正在成为现实。

    6台自动驾驶的龙门吊,在室内操纵人员的指令下,对回程中欧班列进行集装箱换装作业;正在磨合调试的集装箱智能化信息系统,用自动化远控无人作业替代人工,实现自动搬运装卸、自动化调度、智能预判堆存,全面提高中欧班列作业安全性。

    满洲里铁路口岸站货运车间主任康金龙告诉记者,2024年12月,智能化集装箱设备改造工程的硬件施工已经全部完成,软件正在调试磨合中。“待信息系统正常投用后,集装箱场区作业效率和质量将迎来新的提升。”

    联运业务按下“快捷键”

    随着“黄金大通道”综合效益的持续显现,越来越多的水果、粮食等农产品,通过中老铁路实现“双向奔赴”。

    果蔬冷链跨境运输过程中,查验要求高、标准严、申报手续流程纷繁复杂,鲜果进口备受困扰。如何提升铁路口岸功能和通关能力?科技手段来破题:依托铁路95306数字口岸系统,实现铁路口岸与海关系统、单一窗口信息数据传输;联合创新“铁路快通”与“澜湄快线”叠加模式,为冷链鲜活货物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货物列车“即到即查,即验即放”……如今,铁路、海关等部门间信息无缝对接与自动审核,全程数据“跑腿”,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16吨进口榴莲在磨憨铁路口岸的通关过程仅需5分钟。

    尽管已是腊月下旬,但在探访磨憨铁路口岸的过程中,空气中弥漫的果香沁人心脾。今年春节,消费者对榴莲、山竹等热带鲜果的追捧热度丝毫不减。

    视线转向满洲里铁路口岸,零下40℃的室外换装场区也一派繁忙景象。

    大批板材、煤炭、铁精矿、化肥、石油液化气等能源物资,通过满洲里铁路口岸换装后,发往全国各地;国内的液晶显示器、手机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在此搭上中欧班列,源源不断驶出国门。

    现在,通过海关、铁路、企业三方数据的互联互通,铁路物流全程实现“无纸化”监管、数字化通关,转关申报环节有效压减,货物通关效率极大提高。一列编组55节车厢的中欧班列,在满洲里铁路口岸通关只需要10分钟。

    满洲里铁路口岸的“铁路快通”监管模式和“即卸即装”运输模式,确保了进出口货物在口岸站“零等待”,有效助力了经济贸易高效顺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铁路口岸 智能化 跨境运输 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