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1月25日
打赌喝马桶水给1万事后反悔起诉索回:酒后行为、纯属娱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酒桌玩笑打赌引发的纠纷。胡某酒后戏言,若张某喝马桶水便奖励1万元,张某照做后,胡某反悔并要求返还。法院认为,此打赌行为虽为双方真实意愿表达,但属于娱乐性质,并非追求法律后果,且违反公序良俗,应认定为无效。最终,法院判决张某返还胡某5000元,双方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此案引发人们对玩笑赌约法律效力及社会责任的思考。

🍻 打赌行为的性质:胡某与张某的酒后打赌,虽然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但属于聚餐中的娱乐行为,并非为了实现特定的法律后果,因此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 违反公序良俗:法院认为,该打赌行为违反了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有悖社会良好风尚,因此打赌契约应被认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 责任承担:尽管打赌无效,张某需返还因无效行为获得的财产,但胡某和张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打赌过程中均有过错,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最终法院酌情判决张某返还胡某5000元。

1月25日消息,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和朋友做一些“无伤大雅”的赌约。

那么这种“游戏”赌约到底该不该履行?双方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呢?近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酒桌打赌”案件。

2023年6月,张某与朋友相约来到胡某家中撸串喝酒,几杯酒下肚,胡某开玩笑对张某说:“如果你敢喝一口我家马桶里的水,就给你10000元奖励。”

随后,胡某将10000元通过转账方式转于第三人,由第三人代为保管。

胡某本想跟张某开个玩笑,没想到张某二话不说舀起一杯马桶水就喝了下去,看到张某如此,第三人随即按照约定当场转账张某10000元。

时间过了三个月,胡某反悔,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一句玩笑话就付出10000元的代价,遂向张某提出要求返还10000元,但张某拒绝返还,于是胡某将其诉诸法院。

天津市二中院审理认为,胡某与张某虽然均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适格民事主体,双方之间的约定也是其二人真实意思的体现。

其二人酒后打赌行为,纯属在聚餐中的一种娱乐行为,而并不是为了实现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该打赌行为亦违反了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因此,胡某与张某打赌订立的契约应认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本案中,胡某为受损人,张某为获益人,张某因无效的民事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但胡某与张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双方在案涉打赌过程中均存在过错。

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基于此,天津市二中院结合案件事实及双方过错程度,酌情判定由张某返还胡某5000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酒桌打赌 民事行为 公序良俗 法律责任 无效契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