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的设计奥德赛 01月25日
2024 吉光片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作者回顾了2024年的成长与探索,在AI的加持下,作者不断扩展能力边界,尝试了ComfyUI和AI Coding等新领域。文章记录了作者在不同阶段的思考,从年初的LLM应用整理到年末的个人项目开发,体现了作者在技术探索上的持续投入。同时,作者也反思了AI工具的使用,认为真正的驾驭需要实践和积累,而非一蹴而就。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账号运营、效率提升、状态调整等问题,并分享了对个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年度产品、书籍、播客、剧集和文章,以及年度箴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工作的深度思考。

🚀 能力拓展:在AI的助力下,作者积极拓展能力边界,工作上深耕专业领域,工作外则勇于尝试新事物,坚信两者最终会相互融合产生更大的可能性。

💡 命题研究:作者将2024年按季度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探索一个新命题,包括LLM应用、ComfyUI学习、AI视频研究和AI Coding实践,并从中不断总结经验。

🤔 AI工具思考:作者反思了AI工具的使用,认为驾驭AI需要漫长的实践和积累,而非追求“又好又快”,强调扎实基本功的重要性,并认为AI是协作伙伴而非捷径。

⚙️ 效率与状态调整:作者反思了账号运营、生产效率和状态调整问题,提出通过Notion管理日程、降低预期、聚焦目标等方法来缓解压力,并强调保持积极心态和合理节奏的重要性。

原创 BayJ 2025-01-21 20:00 广东

Hello 各位,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最近我在业余时间开发一个小小的网页项目,希望年后尽快打磨好第一期功能和大家见面。

今年工作节奏很快,虽然业余努力挤出时间投入在学习和成长上,也早早规划好了写作方向,但许多文章选题和储备的素材都还静静躺在清单里,未能及时转化为完整的内容输出,比较可惜。感谢一直默默陪伴的朋友们。

2024对我而言依然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年。从3月开始,我就开始记录思绪碎片,这些零散的记录最终成为了年末总结的珍贵素材。它们不仅保留了当时的情绪与经历,也让我能够清晰地回溯在不同节点上的思考。这篇文章是关于我的2024,真实的记录和分享。


简要回顾

关键词1:能力扩宽

在AI的加持下,24年我不断扩宽能力边界。

我一直贯彻着一套行动方针,即工作上不断加深垂直领域的深度思考和设计能力;工作外不设边界,做任何自己好奇领域的尝试。

一来是因为我相信在快速迭代的周期中,这二个方向早晚会相互交融,最终产生较大的可能性。

二来是我相信“汝若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基于兴趣的探索或是和目标无关的思考往往更能产生有趣想法。


关键词2:命题研究模块化

回看24年的业余时间,看起来做成的事并不多,但能持续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成长很快,做了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已无愧于心。这一整年的时间大概按季被切割成了四块,每一块尝试探索一个新的命题:

1-3月:将LLM应用的阶段思考整理成了一篇文章;第一次接商单(谢谢优设程远老师的信任和推荐);发现每篇文章都会带来一些交流机会,写文信心继续增加。春节期间集中阅读了几本年度最喜欢的书籍。

4-6月:从0开始ComfyUI学习,对开源视频、ComfyUI进行了笔记初步整理,但还没有到可发布的程度。

利用业余时间在工作项目上做了ComfyUI素材生产、视频生成的落地案例,非常开心自己在工作外的探索和工作成功交集。这段时间工作非常非常肝,无暇顾及文章输出。

当时的部分工作流方案探索记录,做了很多很多方案和参数调试实验

7-9月:在持续研究AI视频闭源产品的新进展,输出了2篇文章。收集了很多接下来的写作素材和方向,但都没有更多精力成稿发出。

做了一个25s黑白动漫短片,包含17个分镜头,因为当时AI视频产品在平面风格上的支持还不够好,导致短片做起来非常痛苦,最终效果也不够满意。但通过此次实践意识到AI视频制作的门槛不单单是使用AI视频工具,叙事技巧、剪辑技巧都需学习和提升。

10-12月:单平台文章阅读量累计破百万,开心了很久,感谢今时今日长文还有受众,你们的阅读和支持给了我很大信心。

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暂时降低文章投入度,着重探索通过AI Coding完成个人项目。从一开始技术调研时根本不确定是否能实现,到最终实现插件数据爬取 - 后端数据存储 - 前端页面数据展示的MVP流程。因为在编程领域太过于小白,踩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坑,但解决每一个卡点后真的成就感满满。

AI Coding是我24年收获了最多Aha moment的一段经历,让我实现了从一个只会做设计的到会写点文章的再到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跨越,这件事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重大。


AI工具使用思考

关键词:放弃又好又快的妄念

这一年无论是在ComfyUI还是AI Coding的探索上,我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这是在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的深刻体会。

原本想着有了AI的加持,我们可以又好又快得做出更多东西了,这应该是很多人潜意识内的一致认知。但其实在ComfyUI工作流的搭建、测试过程中,又或是尝试与Cursor磨合,让它给我一个我想要的正确结果的过程中,我付出了无数垃圾时间,才获得了一点珍贵经验。这个经验可能简单到能直接告诉同事当下在xx方向最强的AI视频产品能力是xx和xx,直接去使用吧;也可能直接到一个具体的小的报错,应该怎么正确解决。


所以我懂了,就像一万小时定律一样,想要真正驾驭AI这个工具,也需要经过漫长的实践和积累,没有捷径可走。所谓又好又快,其实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成功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的,经验积累最终影响事情的质量和结果。

在尝试驾驭AI这个“黑盒”的过程中,那些弄脏手获得的失败经验反而成为最宝贵的财富。今时今日,AI还远未达到一句话就能输出完全可控、符合特定目标结果的水平,看似一句话就能出结果,背后却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探索成本。

而在妄图又好又快之前,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放平心态,踏实前行。


这一点思考又体现在AI Coding的过程中,虽然有Cursor的加持,我可以跳出设计师能力框架开始编程了。但是因为完全不懂代码,给我带来了Debug效率降低、经常反复修改无效的困难。这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再强大的工具也难以发挥其真正价值呢。即便AI能给出代码建议,但在不理解底层逻辑的情况下,我们既难以判断这些建议的正确性,也无法真正理解问题出在哪里。这种不得其门而入的尝试,反而可能事倍功半。


所以我不太关注市面上关于AI能让你又好又快达成工作、学习目标的宣传,AI就像一个陌生的新同事、一个新朋友,双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磨合,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默契,发挥彼此的优势。

所谓又好又快的背后,需要我们像农民一样播种、施肥、浇水、耕种。所有的收获,都建立在持续学习和耕耘的基础之上。AI不是捷径,它是一个全新的工具,需要我们用心了解,深度投入,最终才能达成真正的协作。



还待改善的

关键词:账号运营的反思

账号定位缺乏进一步思考

23年我几乎是在对同类账号没有足够分析的情况下仅凭爱好一头扎进了市场试水。年底在看了Martin的文章后,我意识到自己对账号定位的思考并不深入。虽然自认为长文具备了体系化和深度性,但在公众号平台上,此内内容的确较难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25年,我期望将重心放在主业工作和作品实践上。因此在账号运营方面,短期会以解决内容生产效率问题为主要目标,先逐步恢复稳定更新。至于更深层的定位思考,会在时间更为充裕时再进行更系统地规划。

如果你对账号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期待,欢迎留言交流~


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在AI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如何利用AI工具提升长文的生产效率,做到更高效的更新输出,是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很惭愧24年我并没有在这个方向上拿出较为独立的时间思考解决方案,这也是没法快速更新个人账号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希望25年能作为一个重要命题着手解决。

具体来说,我也许会从这些方向着手:公众号自动排版(已经有多人做出了类似的产品)、读书笔记整理与归档、视频批量转gif工具等等。希望能建立一套更高效的工作机制。


状态调整

24年整体感受是非常肝,时间精力严重不够用。工作中,需要负责2个业务方向的大小需求和思考,沟通和会议变多,时间碎片化严重,压力也很大;工作外,我也在尽可能努力压缩个人活动和娱乐时间去做兴趣方向探索。

这样长期下来,我的精力管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中途一度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失眠。

坦言说,我非常不喜欢极度忙碌的工作状态,因为通常太着急的事情背后往往代表着缺乏规划、没有思考清楚、高举高打。这些都会带来失败后的巨大心理成本。适度松、适度紧的交替反而是我一直追求的状态。适度松给我留足了输入和思考的时间;适度紧则代表着在想清楚后的高效执行。当节奏放缓,整个人的情绪也会更加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对自己很有帮助的方法。如果你也在烦恼没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精力,那么这几条可能对你也有用:


积极心态,减少内耗

降低预期,灵活调整优先级

认识并接受自我的有限性

这些方法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但我相信做热爱的事,保持合理的节奏,或许就是缓解精力压力的最好方式。希望在25年,我能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


2024 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内容

相比23年,这次我丰富了推荐内容,记录了24年我最喜欢的产品、书籍、播客和剧集、年度观点。希望能安利给坚持阅读到这里的你。

年度产品

最开始接触AI Coding时我用的是ChatGPT和Claude,效率很低。切换成Cursor后,开发效率就像坐上了火箭。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变成了一种极度享受,用了几次就想说,Cursor,这是我的钱,你拿去继续给我提供更好的服务吧(笑)

对Cursor的认可有几个方面:

Cursor帮我运行自动化脚本,自动爬取更新数据,无需人工干预


年度书籍

《成为雅诗兰黛》

作为雅诗兰黛女士的儿子,莱纳德·兰黛以第一视角分享了雅诗兰黛一家独特的经营智慧,讲述了雅诗兰黛是如何一步步从母亲的口袋中走向世界知名美妆品牌的。雅诗兰黛女士从烫发机下等待的女人入手,开创了试用样品的先河,一次又一次在强敌环围的市场中找到突破。


《冲浪板上的公司》

这不仅仅是一本讲述Patagonia发展历程的商业书籍,更是一部讲述Patagonia创业哲学的著作。时至今日,我仍记得Patagonia的成员可以在下午浪潮最好的时分放下手头的工作拿起冲浪板跳进大海,这种事业和热爱紧紧相连的状态让人心生向往。Patagonia告诉我们,企业成功的标准不止一条,正确的价值观加上始终如一的坚持,同样能创造非凡的影响力。


《向前一步》

这本书来自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书中她提出的“往桌前坐”"温柔的坚持",是写给每一位想要在职场上有所作为的女性的真诚建议,提醒我们要勇敢为自己的声音争取位置。



年度播客

今年听播客的时间继续增加,起床、做饭、洗澡、通勤,播客为我填充了很多原本无聊时刻。

除了一如既往喜欢的《半拿铁》商业故事,今年还一口气听完了《无聊斋》见天地板块,通过教主和六兽、每期嘉宾的独特分享,我仿佛跟随他们的声音,在脑海中游历了世界上无数有意思的角落。

在此总结了一下个人最喜欢的年度单集(链接见评论区),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听一听这些故事。有的会带你感受远方的人生,有的能让你窥见科技创新的前沿思考,有些故事会在不经意的瞬间,让你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些声音,都在以它们独特的方式丰富着我的认知。



年度剧集

今年最喜欢的是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和美剧《硅谷》 。

《喜剧大赛》拉高了线上喜剧综艺的整体水准,让喜剧回归它最原始的力量——用幽默的方式照见现实。让我重新认识了教主、阎鹤祥、小鹿等脱口秀演员,也让我看到喜剧人如何用巧妙的方式,让观众在会心一笑间产生共鸣与思考。

值得反复回味的一段经典


《硅谷》则是一部草台班子创业情景剧。剧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互联网创业的酸甜苦辣:既有创业团队的窘迫与欣喜,也有科技巨头的傲慢与荒诞。每一个情节都像是从真实的互联网公司中走出来的,讽刺又写实。目前我刚看到第三季,25年会把全六季追完。非常推荐互联网从业者看一看。


年度文章

1.《对于职业焦虑的一些个人的絮絮叨叨》 By 燕赤霞随思录 

这篇文章围绕面对自我身份认知的变化以及重新构建自己的人生预期,文章中贾行家的演讲稿、作者的分析都发人深省。特别推荐给那些正在职业十字路口踌躇的朋友,如何才能构建我们作为个体最差异化的能力,打造独特的价值是我们必须在接下来职业生涯中长期思考的命题


2.《Climbing the wrong hill》

这是一篇非常古早的文章,当你意识到眼前的山丘并非最高峰时,果断转向才是明智之选。

https://cdixon.org/2009/09/19/climbing-the-wrong-hill


3.《solo追平工资收入有多难》By Martin

https://m.okjike.com/reposts/67628c0f8d6dd8c09c194bb3?s=eyJ1IjoiNWNlZTk5ZjdjZjc5N2EwMDEyZDMyNDM4IiwiZCI6Mn0%3D&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年度箴言

时间的具象化理解

海浪本身就有进有退

Think like a farmer.

坚持播种,剩下的交给时间。


结语

年底公司全面反馈中不知哪位同事给我写了这样一句留言,我想用这句话为24年画上句点。是啊,“充满热忱”和“脚踏实地”就是我对24年的注解。

今年有很多遇到难题不知怎么解的困难时刻,有很多深夜emo时刻,有无数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还是拍了拍尘土打打鸡血努力继续前行着。

非常想对2024年的自己说声谢谢,谢谢自己从不轻言放弃,谢谢自己保持着那份执拗又充满热血的少年心气。

我坚信,带着这份初心,我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4再见了,2025会更好。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 个人成长 技术探索 效率提升 年度总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