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1月24日
碧桂园重生,杨老板过年前收到好消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碧桂园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终于复牌,股价一度大涨,但随后又回落。公司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并披露了两份迟到的财报。虽然杨惠妍家族积极化债,并抛售资产回笼资金,但碧桂园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其债务窟窿巨大,资产大幅减少,销售额暴跌,现金流紧张。虽然债务重组方案在推进,但债权人态度分歧。碧桂园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成功化解债务危机,加快项目变现,并完成保交楼的任务。目前来看,碧桂园的重生之路仍然充满挑战。

📉碧桂园债务重组方案:计划削减116亿美元债务,延长还款期限至最长11.5年,并降低借贷成本。债权人对方案存在分歧,部分支持,部分不满转股价等条款。

💰 资产处置与股东支持:杨惠妍家族将提供11亿美元股东贷款转为公司股票或马来西亚项目股权,碧桂园2024年已出售约162.4亿元资产,努力回笼资金。

⚠️ 财务状况严峻:2023年净利润暴亏约2009.6亿元,2024上半年继续亏损。总资产和负债均减少,但有息负债仍高,短期负债占比超80%。销售额大幅下滑,现金流紧张,保交楼任务艰巨。

🏘️ 销售与交付困境:2023年权益销售金额腰斩,2024上半年进一步下滑。房屋交付量也呈下降趋势,2023年交付完成率为85.7%,2024年预计为79.2%。

碧桂园终于重生了。

1月21日,碧桂园正式复牌,当天涨幅一度达到27.84%,带动地产股集体迎来上涨。结果,第二天大部分房企股价开始下跌,现在几乎又被“打回原形”。

赶在年关之前,碧桂园传来了一系列重磅利好消息:1月9日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方案;14日公布了两份“迟到”的财报,以及完成股票复牌。

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终于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不过,从债务重组方案、财报经营数据来看,碧桂园的利好只是短期的,未来如何保证保交楼、加快手中项目变现,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杨惠妍当下最为紧急的任务是:化债。在债务重组方案中,碧桂园计划减少债务116亿美元,将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重组前的每年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2%。

碧桂园向债权人给出了5个债务削减选项。其中,现金回购要削减90%以上的本金,新债务工具则要削减35%本金。

债权人对碧桂园的化债方案分立明显。一边,一个债券持有人小组并不满意转股价等条款,表态不支持这份重组方案;另一边,不少债权人表示,愿意支持公司渡过难关,希望尽快完成重组。

愿意支持碧桂园的债权人,很大程度上,看中两点:

一、为了支持公司化债,杨惠妍家族将向碧桂园提供的未偿还本金总额11亿美元的股东贷款,部分转为公司股票,剩余部分贷款金额则转为持有马来西亚森林城市项目股权;

二、过去一年时间里,碧桂园在大规模抛售资产,回笼资金。初步统计,2024年全年,碧桂园共有12处境内外公司股权及物业资产,合计人民币约162.4亿元。

不过,抛开重组方案来看,碧桂园及杨惠妍家族把态度摆在了债权人的面前。而表态不支持重组方案的债权人,大概率是想在转股价部分继续进行博弈。侧面来说,债权人想要转股,可能也是看好碧桂园可以完成重生。

对于碧桂园而言,推进债务重组的阻力会小一些。

杨老板化债态度积极,是因为不想做第二个许家印。

在碧桂园爆雷前夕,杨惠妍团队已经在进行风险切割。比如:碧桂园高管抢先从多只债券中“出逃”,杨惠妍将持有碧桂园服务股权转移到境外家族公益基金手中。但当时许家印被捕,或许打消了杨老板原本的计划,转为积极化债。

直到此前2023年、2024年中期两份财报的披露,外界终于看清碧桂园的债务窟窿有多大。

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降债艰难。

2023年,碧桂园总资产为1.29万亿元,总负债为1.2万亿元,分别同比减少了25.9%和16.1%,有息负债则减少了约8%至2496.5亿元。

到了2024年中期,碧桂园的总资产少了800亿元,总负债少了690个小目标,但有息负债总额略微上涨到了2501.5亿元。其中,短期负债占比超过80%。

这个数据变化说明,碧桂园的资产,该卖的可能卖得差不多了,能够拿来化债的资产已经所剩无几。能不能撑过难关,就看杨惠妍家族愿不愿意从自己的荷包掏钱出来。

其次,比恒大好的一点是:碧桂园目前还没有到资不抵债的地步。碧桂园2023年净资产缩水了2209.6亿元,仅剩下886亿元,2024年中期为740.56亿元。

资产大幅度减少,体现在财报上,是大规模抛售资产导致的。其中,将近一半来自于在建物业、合营联营投资项目等。

从收入上看,2023年,碧桂园收入只是略微有所下滑,但净利润暴亏约2009.6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又亏掉了150.6亿元,一年半时间亏掉了2160亿元。相比恒大两年巨亏8210亿元,不到1/3。

2023年,碧桂园交付房屋超60万套,2024年上半年为15万套。

相当于这一年半时间里,碧桂园每卖一套房亏28.8万元。

从销售情况来看,2023年,碧桂园权益销售金额腰斩到仅有1743亿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跌到只有260亿元。

销售大幅度下滑,影响最大的是现金流。2023年,碧桂园现金流缩水了56.8%至638亿元,2024年6月末为447.8亿元,其中被监管的现金占比都超过了85%。

碧桂园手中仍持有大量土地储备面积,2023年末拥有3000多个开发项目,可售合同总建面为9000-9200万㎡,以及持有130-140万个可供出售车位。

销售额暴跌,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趋势:碧桂园的房子可能卖不动了。

碧桂园当下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保交楼。

2023年,碧桂园预计交付房屋数量为70万套,但完成率为85.7%;2024年预计保交付量为48万套,完成率为79.2%,整体呈现向下趋势。

在2025年1月的月度会议上,碧桂园管理层表示,2025年交房任务总量较去年明显减少,但仍需各方努力。要提前做好资源的规划和支持,确保交房工作的顺利进行。

即便碧桂园持有3000多个开发项目,不能完成变现,同样无济于事。

按照碧桂园债务重组计划,削减的116亿美元债务中,现在到未来16年时间里,3000多个境内外开发项目,预计拿来偿债的自由现金为人民币226亿-280亿元。

而在2024年6月底,碧桂园总债务中有1472.87亿元,已经发生了违约或交叉违约。

显然,重组方案披露、股票复牌只是考验的开始,杨惠妍和碧桂园想要真正重生,还有很多挑战摆在眼前。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源媒汇”,作者:利晋,编辑:苏淮,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碧桂园 债务重组 房地产 保交楼 杨惠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