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1月24日
白酒春节市调:动销同比下滑,“口红效应”下的平替隐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临近春节,白酒市场动销虽有改善,但整体消费环境不佳,导致市场表现平淡。白酒“春节档”预计同比小幅下滑,呈现“口红效应”和“平替”趋势。酒企营销重点转向库存去化,甚至有停货挺价的策略。渠道回款进度落后于去年,终端商垫款压力较大。产品方面,大众酒动销较好,高端酒次之,次高端下滑。库存问题贯穿全年,导致渠道出现打款消极、互相调货等现象。名酒库存普遍在1-4个月,而区域酒回款则面临困境。消费者用酒观念转变,“性价比”和“平替”成为重要选择,低价位徽酒品牌逆势增长。

📉春节白酒市场预计小幅下滑,消费呈现“口红效应”和“平替”趋势,大众酒动销好于高端酒,次高端下滑明显。

💰酒企营销重点转向库存去化,部分企业采取停货挺价策略,渠道回款进度落后,终端商垫款压力大,库存问题贯穿2024全年。

🛒 名酒库存普遍在1-4个月,其中茅台库存低于1个月,而区域酒回款面临困境,受资金压力、经营预期、价盘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

🛍️ 消费者用酒观念转变,“性价比”和“平替”成为重要选择,低价位徽酒品牌如古5、古7等实现逆势增长,平替消费逻辑正在建立。

临近春节,白酒动销环比持续改善,然而,即便行业上下游都很努力,大消费环境的不振仍让市场表现乏善可陈。

名酒研究所在市场调研中获悉,白酒“春节档”预计同比小幅下滑,消费呈现“口红效应”,有“平替”趋势。从营销战术来看,库存去化成为营销重点,甚至有酒企罕见地采取了停货挺价的策略;从回款进度来看,渠道打款进度落后于去年,终端商普遍反映垫款需求较大;从产品档次来看,大众酒动销表现较好,高端酒次之,次高端有下滑趋势。

旺季“消失”,春节也要去库存

事实上,库存问题贯穿了2024年全年,并由此催生了新的渠道现象,如打款消极、互相调货、常态化窜货等等。

目前,从成都、西安、郑州、长沙、南京、合肥等地的调研情况来看,库存问题依旧不容忽视。仅名酒方面,高端酒库存大都约为1~2个月,其中,茅台酒的库存低于一个月;次高端酒库存普遍约为3个月,其中,山西汾酒的库存约为1~2个月;大众酒库存约为3~4个月,极个别单品的库存约为4~5个月及以上。

基于此,“去库存”成了春节的营销重点,有酒企采取了停货策略。

商家普遍认为,当前的控货或停货有两个原因:一是2024年的库存积压到了一定阈值,缓解渠道压力;二是市场对春节的动销预期采取了比较保守的策略。

“目前来看是远不及预期的,尤其是许多企业客户取消了年会或者削减了年终福利,团购氛围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据成都主营名酒团购的肖先生判断,年前可能会“冲一波”,但整体来看大概率不如去年。

西安商家彭先生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他透露,物流的发达、计划消费的成型以及促销的常态化,使得白酒行业淡季与旺季的边界正在不断模糊,去年动销就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趋势,按目前的氛围来看,今年春节的白酒动销难超去年。

“春节肯定不缺货,这时候控货是对的。”他赞同企业停货并表示,名酒目前都在血拼春节动销,大都加码了促销投入,控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价盘,稳定去库存才是正事。

回款分化,计划内的名酒开门红

《“一线直击”名酒围城效应:一道关于商家眼光的考题》一文中,名酒研究所指出:“没有开门红”的说法是不太准确的。当前,酒企都在推进“开门红”或一季度目标,但市场不是对所有企业都买单的。

名酒研究所整理获悉,几大高端酒的“开门红”目标都定在40%左右,企业要求在1月底之前完成,渠道反馈“已经完成”“问题不大”或“在计划之内”;次高端品牌回款进度稍慢,但企业目标比较积极,如洋河要求一季度完成50%目标;大众酒回款进度明显弱于去年,很多品牌都在用“一商一策”进行市场抢收。

“苏酒、徽酒普遍有一定回款,目前进度约在20%。”南京商家苏先生透露,商家当前最现实的问题是终端垫款较多,回款有一定压力。

“月初,烟酒店打了烟草首款,且在首批次中,高档烟占比较高。变现后,预计月底会有小批多次的酒水回款。”苏先生表示,名酒商家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强,配合厂家多打款也能拿到更好的“政策”,所以大家打款积极性还是有的。

但区域酒方面,“开门红”则可以用“灾难”来形容。从渠道反馈来看,受资金压力、经营预期、价盘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区域酒回款已大不如前。

“只有那种有成熟稳定的营销团队,且高周转、渠道粘性强的品牌我们才敢回款。”长沙商家陈先生透露,某上市酒企的“开门红”到目前都没什么回款,更别说一些渠道力一般的酒企了。

“口红效应”显现,平替消费走红

“几年前,我们卖酒说‘性价比’,客户都觉得是在侮辱人,但现在,大家觉得这是在换位思考。”成都商家肖先生表示,近几年的大消费环境改变了大家的用酒观念,“性价比”成了客户用酒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平替消费的走红,让客户在自嘲中有了接受的理由。

据他透露,今年春节档,动销情况预计是大众酒好于高端酒,高端酒好于次高端酒。

“目前走量最大的渠道是年会和宴席,这一块现在的竞争也最激烈。”肖先生透露,红包、金条以及其他实物奖励已经打动不了客户,一些大单品在这些常规福利之外,额外增加了“赠生肖酒”的福利,生肖酒现场就能变现,这些促销实际上是在用变相降价去迎合消费者。

而在消费的“口红效应”中,也有受益的品牌。

合肥商家张先生经营着某徽酒主力产品,他认为,徽酒正好撞上了本轮调整期,尤其在100~200元价位段有一些很强势的产品,如古5、古7、古8等,均实现了逆势增长,古7在省外市场也出现了高速增长。

他认为,价位亲民、有名酒基因、未过度开发且具备良好稳定的分利模式的产品,在未来会有较大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平替”概念的走红,正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低价打败高价”的消费逻辑,有商家甚至担忧行业会因此而陷入一段螺旋式下滑的通道。

“尤其是那种没有品牌溢价的‘平替产品’,在对比品饮后,会让消费者产生与名酒价值同等的‘错觉’。”郑州商家王先生认为,大部分消费者品不出同香型、同度数但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优劣,“平替”的粗放式对标,会弱化名酒品质、品牌以及文化价值,对名酒的伤害不容小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白酒 春节档 口红效应 平替消费 库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