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6月26日
故宫为什么不能全面取消预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周,“北京多家景区无需预约”的消息刷屏。

大家欢呼雀跃的背后,是“苦预约久矣”的一次释放。

可惜的是,故宫博物院并不在本次“赦免”名单内,仍需进行线上预约。这引发了部分网友的愤慨:

这里确实另有道理。

实际上,故宫博物院的限流,今年已经迈入第十个年头。

2015年6月13日,故宫博物院要求实现,“单日接待观众不超过8万人次”的目标,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

这比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方案,还要早4年。

这与故宫当初面临的状况,息息相关。

当时,故宫博物院全年接待量分布严重不均,在观众流量曲线图上呈现出“双针一峰”图形——“五一”、“十一”两根针,暑期一座峰。

在旺季期间,故宫博物院逐渐受困于“人满为患”。以2014年的客流量为例,从单日数据来看:

这极大影响了游客体验。所以,故宫在承载力不断受到挑战的情况下,开始尝试预约制度,对客流量进行管控。

从数据上看,这种变化也很明显:

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故宫博物院首次实现全网售票,网络预售门票比例达到100%,正式迈入“在线预约”时代。

事实上,国外的顶流博物馆,也都在用种种方式控制客流量。

在世界闻名的英法美三大博物馆中:

《THE ART NEWSPAPER》的调查显示,2023年卢浮宫的接待人数达886万,而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不含修道院艺术博物馆)的接待人数约为582万、536万。

当然,从客流量来看,以上三家博物馆和故宫不在一个量级。2019年,故宫接待了1930万人次,这也意味着:

此后,故宫给定的客流量上限,再一次收缩。

“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和有效改善观众参观体验的质量,故宫博物院科学核定了故宫观众最佳承载量,每日限流4万人,并纳入首都核心区规划。”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2021年《故宫博物院关于“五一”假期期间参观的温馨提示》。

从限流8万人,到限流4万人,最终故宫将游客接待数量砍了一半。这个数字上限从2023年疫后复苏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

未来故宫是否会再次提升到8万人的限额,何时会恢复,仍不得而知。

预约制诞生的初衷,本是希望游客能获得更好的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争议也逐渐显现。

比如,涉及到故宫预约的内容,即使在正常的抢票攻略帖子下,也会浮现很多黄牛的身影。

有些实在抢不到票的游客,为了圆“故宫梦”,还会选择支付一定的溢价(故宫淡季/旺季大门票分别为40/60元),临时参团,或者购买讲解票。

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也许出现这些场面是无可避免的。

但我们仍期待,故宫的预约制能早日回归初衷,以游客的游览体验为核心,兼顾效率与公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旅讯”(ID:Traveldaily),作者:蒙慧琴,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