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1月23日
外贸格局大洗牌:第一城易主,“黑马”还有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中国外贸额创新高,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城市外贸格局出现洗牌,深圳重返外贸第一城,宁波晋升第五。深圳外贸受益于“新三样”和民营经济的强劲增长,出口额达2.8万亿元,增速达14.6%。而佛山则因传统产业出口下降,外贸失速,同比下降16.2%。长三角地区,宁波外贸表现亮眼,GDP也首次超过天津。中西部地区,成都外贸增速突出,进口大幅增长,成为外贸新亮点。各城市纷纷出台政策稳外贸外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

🥇深圳外贸强势登顶:出口连续32年居首,2024年出口额达2.8万亿元,增速14.6%,远超上海,得益于机电产品、“新三样”及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也推动了进出口。

📉佛山外贸遭遇低谷:2024年进出口同比下降16.2%,出口额大幅下降20.5%,传统产业如家具、陶瓷等出口受挫,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亟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宁波外贸崛起:凭借港口优势,宁波进出口增长迅速,成为外贸第五城,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出口是主要增长点,同时,宁波的GDP也首次超过天津,经济排名上升。

🌟成都外贸增速亮眼:进口大幅增长27.1%,成为外贸新亮点,受益于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航空运输也成为重要的进出口通道,带动四川全省外贸突破万亿。

⚠️多城外贸承压:南京进口下降14.3%,外贸面临挑战,而郑州、重庆、长沙等城市在外贸方面虽有回升,但仍需进一步稳固外贸外资,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

TOP20城,六升六降

最新年度外贸成绩单出炉。

2024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外贸额再创新高,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全国整体进出口向好,具体到城市身上,表现如何?1月1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各地进出口具体情况:

先来看总量,万亿外贸大市共有七座,其中,深圳外贸超过上海,重返外贸第一城;宁波超过东莞,新晋为外贸第五城。万亿之外,青岛突破新台阶,和厦门同处9000亿量级。金华后来居上,连超杭州、天津,挺进前十。

再来看增速,深圳、金华、成都、宁波四城成为“黑马”,增速均超过10%,相较之下,佛山、南京、厦门等五城出现负增长,其中,佛山增速为-16.2%,是外贸TOP20城中,唯一一座增速下降超过10%的城市。

数据背后,外贸格局再次洗牌:在外贸TOP20城中,6座城市排名上涨,金华、郑州分别上升2位,深圳、宁波、成都、无锡各上升1位;另有6座城市排名下降,佛山、天津下降2位,上海、东莞、杭州、重庆各下降1位。

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外贸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城市的产业,甚至是发展思路的变化。

大湾区:深圳登顶、佛山失速

深圳出口已连续32年居国内外贸城市首位,去年出口额达到2.8万亿元,比第二名上海高出近万亿元,增速达到14.6%。

同时,深圳进口也快速上涨,增速甚至比出口还高(19.6%),整体外贸水平进一步跃升,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而上海去年进出口仅增长了1.3%,其中进口还有所下降,由此深圳一举超过上海。

从差距来看,2023年,上海外贸总额比深圳高出3000多亿元,而2024年,深圳迎头赶上,反超上海2000多亿元。放在全国来看,深圳一城的外贸额,就占到全国总体外贸额1/10。

深圳外贸在大基数之下,还能继续保持高增长,与当地的产业特色和经济结构不无关系。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深圳“新三样”“老三样”产品进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去年,深圳机电产品出口2万亿元,是绝对的出口主力,占总出口额约七成,并且保持了12.1%的高增速。

按照商务部的定义,机电产品是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包括汽车)、电子产品、电器产品、仪器仪表、金属制品等及其零部件、元器件。

这当中,不少是深圳的特色产业,其中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传统电子产品,出口增长了6.8%。

“新三样”方面,深圳的锂电池、电动汽车、光伏产品等产品,去年出口增长了11.5%。以生物医疗、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增长了15.1%。

发达的民营经济也是拉动深圳外贸的重要增长点。在过去一年深圳的外贸表现中,民企外贸的规模占比首次突破七成,进出口额大涨24%,高于深圳外贸整体增速。从贸易形式来讲,跨境电商发达,同样带动了深圳进出口增长。

但同在大湾区的佛山,则正在经历外贸低谷。2024年,佛山进出口同比下降了16.2%,在外贸TOP20城中增速垫底。

佛山外贸失速,主要在于出口。2024年,佛山进口额增长了3%,但出口额大降20.5%。广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佛山出口中,机电产品下降了9%,家具及其零件下降了21%,陶瓷产品下降了29%,塑料制品下降了43%,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下降了51%。

作为外向型城市,出口是拉动佛山经济的重要引擎。上述出口下降的产品,不少属于佛山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影响到当地经济。外贸下降叠加房地产市场下滑,佛山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1.6%,大幅低于全国4.8%的增速,在26座万亿城市中处于最后一位。

深圳和佛山虽然地理位置接近,但外贸表现却差异明显。仔细观察,深圳出口不仅有传统产业支撑,也在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出海,与深圳城市的整体定位相符。但反观佛山,出口仍主要是灯具、纺织产品、陶瓷等传统产业,在全球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佛山出口承压。

2025年,佛山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稳定外贸外资。同时,佛山高调喊出“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口号,提出要发展壮大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培育布局绿色氢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放大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外贸表现大多不错,在深圳(16.4%)、惠州(15.5%)、江门(10.6%)、中山(10.3%)、珠海(9.4%)等城市的带动下,广东全省去年的外贸增速达到9.8%。

长三角:宁波进位、南京承压

长三角地区,去年江苏的外贸增速为7%、浙江为7.4%、安徽为7.4%,上海较低仅1.3%。

具体到城市而言,金华、南通、宁波的增速均超过10%。其中金华的外贸排名上升两位,超过杭州和天津,排名第十。宁波更是超过东莞,成为了外贸第五城。

港口是宁波优势所在。宁波舟山港是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港口,便利的航运成为宁波进出口增长的基础。具体来看,宁波口岸进口产品中最主要的是原油,去年前11月进口额达到1707亿元,铜材、铝材、金属矿及矿砂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也较高。

出口方面,2024年前11月,宁波口岸机电产品出口额超过9000亿元,增长了8.9%;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是第二大出口品,出口额近2000亿元,增长了1.3%。

外贸增长同时,宁波整体经济排名也在上升。1月21日,宁波统计局披露,2024年全市GDP为18147.7亿元,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水平。几天前天津也公布了经济数据,2024年GDP为18024.32亿元,比上年增长5.1%。

这意味着宁波的GDP首次超过了天津,成为中国内地经济总量第11位的城市。GDP排在宁波之前的是第10位的南京,2024年南京经济总量还未公布,但前三季度增速为4.4%,低于同期全国增速。

不久前,南京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开幕,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更坦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仍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持续回升向好的内生动力还不强,特别是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激烈竞争态势,南京争先进位的压力不断增大。”

仅从外贸来看,2024年,南京进出口下降了3.6%。与佛山相反,南京的短板不在出口,而在于进口。在出口增长3.9%的情况下,南京进口下降了14.3%。眼下,南京已提出,要把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作为拉动经济的主抓手,促进消费扩容、投资加力、外贸发力,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放眼整个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宁波等城市都是外贸强市,一定程度上与南京形成竞争关系。如何脱颖而出,对于南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中西部:成都亮眼、多城回升

中西部地区并不是传统上的外贸高地,但不少城市去年的表现也称得上可圈可点。

2024年,成都进出口8373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超过宁波、东莞、杭州等一众沿海城市,在外贸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金华。

成都的外贸动能主要来自于进口,去年成都出口增长2.2%,进口大幅增长27.1%,进口增速位在进出口总额前五十城中都居于榜首。

龙头发力,也助力了四川全省外贸突破万亿,其中,出口6177.7亿元,增长2.4%;进口4279.5亿元,增长21.3%。这也是四川进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

目前成都外贸细分数据尚未公布,从四川来看,进口的主力是机电产品,占到进口额80%,其中电子元件进口额上涨了30%、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额上涨123%、半导体制造设备上涨582%、航空器零备件上涨23.8%。

对应到产业上,则指向了当地万亿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即将突破万亿规模的装备制造业。

与拥有港口的沿海城市不同,位于内陆的成都依靠铁路和航空进出口货物。随着2021年天府国际机场开通运营,成都的航空运输力进一步提升。成都海关称,2024年成都空港进出口值列全国第三。

除了成都,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亮眼的还有西安和武汉,分别达到了14.5%、11.8%,外贸规模处于4000亿元层级。以西安为例,出口2775.77亿元,增长18.9%;进口1342.23亿元,增长6.2%,进出口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相较之下,其他城市则表现平平,郑州增速只有0.8%,重庆只有0.4%、长沙为-1.2%。但与自身相比,这些城市已经有所突破。要知道在2023年,这三城外贸增速均为负增长,其中郑州下降了9%、重庆下降10.7%、长沙下降16.3%。

去年8月份,“郑州富士康工厂招工5万人”“比亚迪、富士康在郑州‘抢人’”等消息陆续传出。两大制造业巨头向外界传递的积极信号,为郑州外贸增加了压舱石。

面向2025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各个城市如何稳外贸外资,将成为更重要的工作。各大城市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从它们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新一年的部署——

重庆提到,将着力稳外贸、稳外资,着力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长沙也表示,要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引育一批成长型供应链外贸企业,集聚一批优质跨境电商企业,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唐俊,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外贸 城市 产业升级 进出口 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