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1月23日
中国专家对福岛核电站核污水完成首次检测,未见异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研机构首次独立对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海水进行取样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氚和铯-137、锶-90等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此次取样于2024年10月中旬进行,是中国首次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独立行动。尽管日本已开始排放核污染水,并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但目前各类监测数据尚未显示排海对相关海域海洋生物造成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对核电厂附近海水进行了独立采样和测量,确认氚含量符合安全标准,远低于日本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此外,国际专家组的调查也表明排放设备与核废水水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中国科研机构首次独立取样检测福岛附近海域海水,未发现氚、铯-137、锶-90等核素活度浓度异常。

🌊 日本自2023年8月开始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排放核污染水,预计将持续至少30年,总量超过100万吨,引发国际关注。

📊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电厂附近海水独立采样,检测到的氚含量远低于日本安全排放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

✅ 国际专家组对福岛核电站进行安全调查,结果表明排放设备与核废水水质均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IT之家 1 月 23 日消息,据中国新闻网、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我国科研机构完成对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海水的首次独立取样和检测分析,氚和铯-137、锶-90 等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

2024 年 10 月中旬,我国专家赴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口附近海域独立采集样本。经向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了解,此系我国首次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进行独立取样(IT之家注: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流程,相关具体数据将由 IAEA 汇总后统一公布)。结合迄今各类监测数据,暂未有迹象表明排海对相关海域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政府于 2023 年 8 月 24 日开始,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监督下,将放射性废水过滤和稀释后逐步排入海洋,预计整个排海计划为期至少 30 年,总量超过 100 万吨,但这也引发一系列国际反应。

自开始排放后,联合国 IAEA 对该核电厂附近海水进行了独立采样和测量,确认氚含量符合安全标准。

截至 2024 年 7 月 15 日,核电站附近海水检出的氚含量为 9 bq / L,远低于日本安全排放标准(700 bq / L)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10000 bq / L)。

2024 年 10 月,IAEA 派遣中、韩、俄、英、法等 11 国专家到福岛进行全面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排放设备与核废水水质均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福岛核废水 海水检测 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素 安全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