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1月22日
[生 态] 黑龙江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通过成果评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黑龙江省自主研发的林业碳汇评估方法学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林业碳汇方法学。该方法学核心框架采用林龄驱动的生物量逻辑斯蒂生长方程结合土壤有机质分解双库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方法学聚焦林木生长过程的生物量累积与林龄关系,具有本土化、低成本、科学便捷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黑龙江省的“龙江绿碳”项目,并实现减排量达10.6万吨,有效促进了林业碳汇价值转换。专家认为该方法学具有科学性、原创性、引领性,具备推广价值。

🌳黑龙江省研发的林业碳汇方法学,是全国首个通过成果评价的省级方法学,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方法学的核心框架,采用“林龄驱动的生物量逻辑斯蒂生长方程结合土壤有机质分解双库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碳汇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方法学具有本土化、低成本、科学便捷等特点,已在黑龙江省成功开发11个“龙江绿碳”项目,并成功实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减排量达10.6万吨。

🌍专家认为该方法学具有科学性、原创性、引领性,具备应用于其他地区的潜力和推广价值,为其他地区林业碳汇发展提供了借鉴。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记者1月19日获悉,日前,中国林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黑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FCS-造林模型)科技成果评价会。黑龙江省自主研发的林业碳汇方法学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

    “黑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是全国首个通过成果评价的省级林业碳汇方法学。评价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核心框架“林龄驱动的生物量逻辑斯蒂生长方程结合土壤有机质分解双库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东北林业大学何念鹏教授代表“黑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完成单位做了详细汇报。据了解,该方法学聚焦林木生长过程的生物量累积与林龄的关系,将经典的逻辑斯蒂生长方程用于植被碳汇计算,具有本土化、低成本、科学便捷等特点,是黑龙江省省级林业碳汇交易体系的重要科技支撑。目前,黑龙江省依据该方法学已经开发了11个“龙江绿碳”项目,其中5个项目由省林草局和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签发,成功实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同时林业碳汇减排量达10.6万吨,有效促进了林业碳汇价值转换。

    与会专家认为,“黑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具有科学性、原创性、引领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具备应用于其他地区的潜力和推广价值。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完善创新林业碳汇方法学,深入挖掘森林资源大省林业碳汇潜力,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林业碳汇 碳汇方法学 黑龙江省 龙江绿碳 双碳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