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1月22日
[今日要闻] 青岛崂山区:科产城人,相融共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青岛崂山区通过科技创新和城市更新,将昔日低效片区转变为科创沃土。该区聚焦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实施“繁星计划”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通过城市更新,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打造新兴产业园区,如虚拟现实产业园等。崂山区还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产业升级,预计2024年主导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 科技创新是发展引擎:崂山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如测风激光雷达的成功应用。同时,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实施“繁星计划”构建创新生态链。

🏢 城市更新助推产业升级: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崂山区打造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个新兴产业园区,吸引创新企业入驻,如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的成功案例,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空间难题。

🧑‍🤝‍🧑 人才政策营造创新环境:崂山区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通过人才配额制管理和企业政策定制权等举措,营造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目前人才总量已突破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

    ◎本报记者 宋迎迎

    实习记者 夏天一

    通 讯 员 张绪霞

    1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在这里,年轻的身影随处可见,创业的热潮如火如荼。昔日的低效片区变身科创沃土,一个个新项目、一张张新订单,为高质量发展写下了向“新”而行的生动注脚。

    时下,崂山区正着力推动“科、产、城、人”相融共生,以创新之笔绘就可观可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引擎

    在山东青岛,一台激光雷达设备通过三维扫描,可以将万米范围内的风场信息变为可视化数据,不仅能观测风,还能预测风。

    在20年前,这项技术便已诞生在中国海洋大学。但历经多年,这一成果却迟迟未走出实验室。对此,崂山区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科研人员匹配市场开发团队,引入天使投资,成功推动这一成果走向市场应用。如今,测风激光雷达已赋能千行百业。

    在崂山区,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崂山区坐拥3所驻区高校、14家科研院所、89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能力出类拔萃。聚焦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崂山区出政策、优服务,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不断打通转化链条,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当下,崂山区正通过实施“繁星计划”三年行动,全方位构建从支持科技研发、畅通成果转化到培育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链,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基架梁。

    “我们通过搭建成果转化培育库,试点建设区域技术交易市场,支持高校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等措施,加快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创新,达到‘科研成果灿若繁星、创新成就熠熠生辉’的效果。”崂山区科技局局长曲巍表示。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同时,崂山区还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充分发挥产业链人才联盟作用,近三年共引育高层次人才项目33个。该区还推出人才配额制管理、企业政策定制权等举措,系统制定23项“汇智崂山”人才政策实施细则,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制度环境。目前,崂山区人才总量已突破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

    城市更新助推产业焕新

    不久前,华芢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在崂山区奠基,将打造集新药研发、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总部基地。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崂山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该区已基本建起以海洋生物医药为特色,以生物创新药、医疗器械为核心,以现代化医药服务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集聚生物医药健康企业1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随着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空间难题?对此,崂山区借助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契机,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在位于崂山区张村河畔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内,曾经的“钢铁丛林”悄然隐去,一家家创新型企业迎来生产旺季,曾经闲置的低效用地又重新热闹了起来。

    “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所在的这片区域,有传统企业搬迁留下的厂房,有村庄闲置的集体土地,也有城中村改造腾出来的空间。”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吕良宝介绍,崂山区将这些低效土地成片开发,打造国际领先的虚拟现实产业高地。目前,该园区已落户40余家骨干企业。依托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2024年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预计达到220亿元。

    近几年,该区在株洲路两侧和张村河沿岸两大低效片区,布局建设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个新兴专业化园区,一批创新要素集聚、产业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住”进专业化园区,让崂山区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得以积聚。2024年,该区主导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5%。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创新 城市更新 产业升级 人才引进 崂山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