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中诚信国际从已开通地铁运营线路的 41 个城市中,选取目前尚有公开存续债的 29 家地铁公司为样本,分析其财务表现。超半数地铁公司的营业收入以地铁运营收入为主,且大多数地铁业务呈经营性亏损,利润总额对政府补贴依赖度大, 多元化业务对主业的反哺能力依然有限; 地铁项目普遍投资规模大, 地铁公司总资产及所有者权益规模均保持增长,且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融资,整体财务杠杆率较高;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和 EBITDA 对债务利息的保障能力不足, 在区域综合支持能力及企业多元化业务经营差异下,地铁公司偿债能力的差异将继续分化。此外,仍需持续关注地铁公司面临的资本支出压力、债务偿还压力、 经营性亏损、 多元化业务拓展风险,以及行业政策变动、区域财力、 融资环境变化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3 年全国 29 家地铁公司中以地铁运营收入为主的公司数量占比超过五成,并积极开展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开发、土地开发整理等多元化业务,能为公司营收规模带来较大补充。 由于地铁业务的公益性特点,地铁运营收入成本匹配失衡,全国29 家地铁公司中大多数呈经营性亏损状态,利润总额对政府补贴依赖度大,多元化业务对主业的反哺能力依然有限,亟需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地铁项目普遍投资规模大, 全国 29 家地铁公司总资产及所有者权益规模均保持增长,同时地铁项目在满足财政资金投入最低比例要求后主要通过举债融资推进,财务杠杆率较高,且随着项目的持续建设,整体杠杆水平持续攀升。 全国 29 家地铁公司业务呈现多元化经营,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不一,投资活动净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地铁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融资, 地铁公司债务规模普遍较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和EBITDA 对债务利息的保障能力不足, 在区域综合支持能力及自身多元化业务经营差异下,地铁公司偿债能力的强弱将继续分化。 地铁公司需重点关注未来资本支出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经营性亏损、 多元化业务拓展风险,以及行业政策变动、区域财力和融资环境变化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